營銷新思維:拋棄老大思想,爭做行業第二!
2011-06-07 來源:中國營銷傳播網
行業第一誰都想做,但不好當!
出來混,都想做老大。老大的好處多,那是路人皆知的?照{行業的格力、壓力鍋行業的蘇泊爾、麻將機行業的雀友……哪個的財務報表不是芝麻開門節節高?
誰不想做行業老大,誰不想做品類第一,似乎誰就不是個有野心的營銷人。但是老大并不是那么好當地——
做老大,首先要承擔創新的風險。中國每年新開發的產品據說百分之99都是死亡的。想做行業老大?問一下你有沒有承受失敗風險的能力?
做老大,要有系統的實力。想憑借1個概念就成為行業老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拼的是綜合實力。今天你好不容易開創了1個新品類,還沒來得及自我陶醉,對手就已蜂擁而上,你很快就為成為它的墊腳石!
做老大,得時刻提防背后挨1刀。所謂樹大招風。后面的小弟弟哪個不想把你取而代之?打打價格戰,那是牛刀小試,動不動給你來個“特氟龍”“水源門”,一不小心你就會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爭做行業第二,拋棄老大思維!
既然行業老大那么難做,風險又大,何必硬要打臉充胖子做老大呢?做不了老大,做行業第二也挺爽!那些處于非領導地位的后進企業,趕緊調整策略,拋棄做行業老大的幻想,爭做行業第二吧!
爭做第二!好處不比做老大的少!
沒有創新風險。冰紅茶起來了,我就弄個冰綠茶;營養快線水果加牛奶,我給你來個牛奶加水果……老大做好了,我跟著后面撿錢;老大做不好,我立馬撤風閃人!
利潤可觀。老大有奶喝,老二當然也不會餓著?v觀各行各業,做老二的普遍都混的不錯。不信?你自己去看每個行業老二的年報吧!
成功概率高!想做第一,就意味著你要打敗行業第一,而它如果不犯錯,你幾乎永遠沒辦法打敗它!做第二呢?你要面對的是行業第二、第三、第四、雜牌,對付它們比對付行業第一容易多了。
……
說了那么多行業第二的好處,那么怎么才能成為行業老二呢?
成為第2之價格戰
價格戰是成為第二的最好辦法。百分之99的非領導品牌都采用價格戰策略,但為什么能成為第二的卻少之又少?這是因為,價格戰也要講究策略。
第一,降價要讓消費者感知得到。某果汁飲料,目標是取得行業第二位置,該飲料價格比第一品牌4元一瓶的售價低2毛錢。新品推出后,該企業展開瘋狂廣告。但1年下來,收效甚微。因為在4元1瓶的中高端飲料市場,消費者不會因2毛錢而改變對第一品牌的喜好。但如果便宜5毛錢呢!和其正涼茶雖然單價和王老吉一樣,但每瓶的容量幾乎是王老吉的2倍。這讓很多消費者切實地感受到了和其正的實惠。和其正迅速成為涼茶市場第二品牌。
第二,反對直接降價,提倡變相降價。
所謂1分價錢1分貨,消費者常常會懷疑價格低廉產品的價值,從而放棄選擇低價產品。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變相降價。零售價等于或略低于行業第一品牌,但是多做銷,通過促銷讓消費者感受到實惠,并且為促銷找到合理的理由,讓消費者相信產品價格低是因為特殊原因,而非價值低。這樣消費者既享受到價格的實惠,又不會懷疑產品的價值。
第三,一定要解釋為什么比第一品牌便宜。大多數終端培訓只強調產品為什么好、為什么比對手貴,但是卻很少向消費者解釋——我的產品為什么便宜。很多企業、導購都不好意思承認產品比別人便宜,其實產品便宜沒什么不好意思的,便宜就是最大的賣點!對于第二品牌來講,尤其要向消費者解釋,我的產品為什么便宜、便宜是合理的、便宜不是以犧牲產品價值為代價的。這樣就解決了消費者對第二品牌價值感的懷疑。
第四,緊盯行業第一不亂降價。胡亂降價會破壞整個行業的利潤,最終自己也得不償失。在低關注度的自動麻將機產業,很多二線品牌為爭奪行業第二的位置采取了價格戰策略。但此類品牌的價格沒有緊盯行業老大雀友,反而為雜牌是從,價格一再走低,導致整個行業利潤惡化。這時雜牌可以輕易退出市場,但二線品牌卻非常尷尬,既不能退出,又難以盈利。
成為第二之渠道戰。
1、鉆空子。中國地域遼闊,無論哪個企業都難以滲透到所有渠道。因此,鉆空子是成為行業第二的1個捷徑。后進企業可以鉆地理上的空子,例如在兒童益生菌行業合生元是公認的第一品牌,但是其大本營在廣州,一時無法顧及北方市場,某品牌采取跟隨策略,占據北方市場,成為兒童益生菌行業第二品牌。后進企業可以鉆渠道形式上的空子,例如,按摩椅的傳統渠道是商超、百貨,某企業進行渠道創新,將按摩椅賣進汽車4S店;在浙江,貝貝開胃寶一直是兒童開胃市場第一品牌,某品牌避開商超、醫藥渠道,進入嬰童專賣渠道,迅速成為第二品牌。
2、捆綁式渠道策略。消費者通常會認為能和第一品牌一起銷售的品牌,往往就是第二品牌。因此后進企業可以采取渠道捆綁式策略,緊跟第一品牌的渠道。首先是渠道形式捆綁,第一品牌進商場,跟進;進百貨,跟進;進超市,跟進……再次是貨架位置捆綁,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挨上第一品牌,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