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資訊應急管理中的領導力
中國粉體網 2010-03-25 點擊:4161次
在突發事件頻發的今天,應急管理能力已經成為大到國家小到個人所必須具備的最重要能力之一。看一個組織的穩定性不是看其在平常狀態下的運營態勢而是看其在面對突發事件時能否有條不紊地運營。說的簡單點,就是一個組織平常運營很好不算什么,突發事件來臨時還能像平常一樣,那才是真本事。應急管理能否成功主要是組織是否有良好的應急制度,除此以外各級管理人才特別是一把手的領導力也是應急管理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有些時候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
前一段時間,美洲國家海地、智利相繼發生地震。在地震發生的第二天,海地人還不知總統是死是活因為總統在震后保持了沉默。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在震后數小時發表講話,宣布災區進入“災難狀態”而且很快向國際社會申請十項援助。海地總統較差的領導力使得海地至今還處于混亂之中,而智利并沒有陷入混亂很快進入有條不紊的災后重建中。我們再來看看中國與美國的表現:地震發生1小時27分鐘后,總理溫家寶總理趕赴災區。5.16,國家主席胡錦濤也飛抵四川指導救災。震后9分鐘,克林頓就得到了“聯邦危機管理局”的情報,當天簽署4億美元聯邦援助的文件。中國與美國政府領導人由于反應速度較快,獲得了廣泛的好評,也感染了廣大的基層干部,激發他們迅速投入到災后重建當中。 偉大的領導者是在危機發生之前采取各種措施避免危機的發生而不是在危機發生后采取措施去彌補,因此領導力首先體現為領導人在危機發生之前能否發現危機的征兆與苗頭從而盡可能消除導致危機的各種潛在因素,同時還需建立應急機制與應急預案,建立一套富有戰略意義的應對流程以及應對時間表用來指導危機之后的處理工作。很多企業之所以在突發事件發生后陷入混亂,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在事前應急預案沒有應對的流程表,大家在事后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不知道去找誰去做某件事,從而延誤了危機的處理時間。光有紙上的應急機制與應急預案還是不夠的,還必須通過教育或者培訓讓公司所有的人都熟知自身在突發事件來臨時應該做什么不做什么。適當的演練也是需要的,可以提高所有成員的危機意識以及增加對應急機制與應急預案的熟練程度。 除了建立應急機制與應急預案外,應急管理中的領導力還體現在這幾塊:一是迅速組建應急機構,建立暢通的信息傳遞渠道;二是能夠在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不但有利于了解現場實情還可以給處于危機中的群體安慰;三是能夠廣泛征詢團隊其他成員的意見,不武斷也不能優柔寡斷;四擁有較大的抗壓能力,在巨大的壓力面前依然保持鎮定;五是做到獎罰分明,對有功人員及時做出表彰,對違反制度規定或者做出對公司利益有害的人員給予處罰;六是廣泛利用公司內外部資源特別是政府、媒體、專家等創造有利于化解危機的良好氛圍;七是善于鼓舞團隊成員的士氣,及時了解團隊成員在危機狀態下的心理變化;八是能夠及時總結危機應對中的得失并能轉為為制度文件從而有利于下一次的危機應對。(作者: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