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北方稀土、五礦稀土、廈門鎢業等稀土集團登陸資本市場后,中國稀土也正在加快上市步伐。
6月25日,證監會官網披露了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稀土”)6月12日向證監會報送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根據該招股書,中國稀土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7億股,募集資金8.95億元,用于年產1500噸高效節能電機用磁性材料元器件等項目。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5.3億股,保薦機構是中信證券。
中國稀土是央企中鋁集團旗下三大業務板塊之一,也是國家確定的六大稀土集團之一。官網資料顯示,中國稀土前身是創建于1988年的中國稀土開發公司,于2015年10月通過大型稀土企業集團組建驗收工作。2016年3月,中國稀有稀土有限公司整體改制為中國稀有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截至2017年底,中國稀土注冊資本金13.6億元,總資產45億元。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在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
中國稀土在招股書中披露,隨著國家新一輪行業改革整合,2014年1 月,由工信部牽頭制定的稀土大集團方案獲得國務院批復同意。按照方案,2014年底,由北方稀土、中國五礦、中鋁集團、贛州稀土、廣東稀土和廈門鎢業分別牽頭組建6大稀土集團。截至目前,中鋁集團、五礦集團、北方稀土、南方稀土、廣東稀土、廈門鎢業六大稀土集團的格局已經形成,這也標志著稀土行業正式開啟了“1+5”格局的新版圖。
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稀土冶煉分離企業從99家壓縮到59家,6家稀土集團主導市場的格局初步形成,整合了全國23家稀土礦山中的22家、59家冶煉分離企業中的54家,扭轉了“多、小、散”的局面。2016年10月18日,稀土“十三五”規劃正式出臺,明確2020年底六大稀土集團完成對全國所有稀土開采、冶煉分離、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整合。
除在稀土業務領域進行深度整合外,中國稀土近年來也在加快在資本市場方面的布局。
此前在2016年8月,中鋁集團方面曾透露消息稱,4月19日,北京市證監局正式受理中國稀有稀土上市輔導申請。自2015年3月啟動改制上市工作至2016年3月中國稀土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以來,中國稀土已完成了股權重組、整體改制兩個階段的工作。
隨著稀土行業集中度的提升,稀土行業的效益得到大幅提升。招股書顯示,2017年,我國稀土價格整體較 2016年明顯提高。其中,2017年上半年國內稀土價格指數持續走高,2017 年年初最低283點,9月最高469點,漲幅65%,2017年年底有所回落,保持在350點左右。
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中國稀土的主營業務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4.33%、9.28%和12.04%。2015年度、2016年度和2017年度,中國稀土分別實現凈利潤1.17億元、8872.26 萬元和1.96億元。
若分業務來看,中國稀土2017年稀土氧化物產品的營收貢獻22.33億元,在總營收占比48.65%,貢獻最大;其次為稀土貿易業務,2017年營收19.54億,占比42.57%;其次為磁性材料產品,營收4.03億,占比8.78%。
招股書顯示,本次發行前,中國稀土的控股股東中鋁集團直接持有 52.96%的股份,并通過中國鋁業(601600.SH)間接控制14.62%的股份,控股比例達到67.58%。本次發行后(假設發行1.7億股A股),則中鋁的控股比例合計將降至60.07%,仍保持絕對控股地位;第二大股東焦作萬方的持股比例將從13.17%降至11.71%。
據官網介紹,中鋁集團旗下有中國鋁業(601600.SH)、云南銅業(000878.SZ)、中鋁國際(2068.HK)、銀星能源等多家上市平臺。今年5月底,中鋁集團又在云南啟動了千億級整合,有望再次將云鋁股份(000807.SZ)與馳宏鋅鍺(600497.SH)這2家上市公司納入麾下。
云冶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云鋁股份與馳宏鋅鍺5月28日公告稱,云南省人民政府與中國鋁業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擬以中鋁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銅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銅業”)為平臺進行合作,云南省人民政府納入合作范圍的資產主要是云冶集團等股權,中國鋁業集團納入合作范圍的資產主要是中國銅業等股權。
若中國稀土此番成功登陸A股上市成功,則中鋁集團旗下將再增添一大上市平臺。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稀土在招股書中也提示了關聯交易等風險。2015年至2017年,中國稀土向關聯方采購商品、接受勞務的交易金額占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5.37%、16.65%和7.07%,向關聯方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的交易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11%、8.83%和8.01%。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