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5月3日,工信部網站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關于下達2018年第一批稀土開采、生產總量控制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優勢礦產資源,2018年將繼續對稀土礦、鎢礦實行開采總量控制。
通知內容顯示,2018年度全國第一批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開采總量控制指標按照2017年度指標的70%下達。第一批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73500噸,其中離子型(以中重稀土為主)稀土礦指標12530噸,巖礦型(輕)稀土礦指標60970噸;鎢精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63900噸,其中主采指標51350噸,綜合利用指標12550噸。
通知表示,稀土是國家嚴格實行開采、生產總量控制管理的產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無計劃和超計劃生產。為滿足稀土新材料等下游應用產業發展需求,2018年第一批開采、生產總量控制計劃按照2017年計劃的70%下達,以便于企業安排上半年生產,鼓勵企業提高原材料轉化率。各稀土集團商所在省(區)工業、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后,于2018年4月30日前將計劃分解下達到生產企業,并報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及所在省(區)工業、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備案。
通知要求,計劃應下達給符合稀土行業發展規劃、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和產業政策等要求的企業,要集中配置給技術裝備先進、環保水平高的重點骨干企業。
礦山企業沒有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或有關主管部門明確要求停產的;稀土冶煉分離企業使用已列入禁止或淘汰目錄的落后生產工藝和冶煉分離產能低于2000噸(REO)/年的;達不到《稀土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的;長期停產,不具備生產條件,具有上述情況的企業不得分配計劃。
同時,通知還要求,各省區及稀土企業要按計劃組織生產和管理,稀土礦產品計劃包括:開采稀土礦、搶救性回收工程建設項目壓覆稀土資源及礦山尾礦中提取的共伴生稀土資源。稀土冶煉分離產品計劃包括:冶煉分離計劃內企業的稀土礦產品、稀土富集物、混合稀土化合物(含氧化物、鹽類)等。嚴禁計劃企業開展代加工(含委托加工)業務,不得以稀土富集物、混合稀土化合物等為名變相購買加工稀土礦產品,利用境外稀土資源需提供完整進口手續。不得無計劃、超計劃生產,對存在超計劃生產、采購加工非法礦產品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要核減計劃直至全部取消計劃,調減的計劃不得轉到集團內其他企業生產,對非法礦產品來源要嚴加追查,依法予以處罰。有關省(區)工業、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落實監管責任,認真執行計劃監管規定,定期核實所在地企業計劃執行情況,嚴厲打擊非法開采和無計劃、超計劃生產等違法違規行為。各企業要如實上報計劃執行和生產經營情況,按時將數據上傳稀土產品追溯系統。
對于稀土總量控制計劃,卓創資訊貴金屬行業分析師張偉認為,稀土礦第一批指標大幅提高,可能受外需向好影響,這利于企業安排生產、收儲等工作,同時也起到了擠壓庫存、增加供應的作用,利好下游企業,利于稀土行業穩定發展。
就當前的稀土市場而言,近期主要稀土品種氧化鐠市場目前主流價格在44萬元/噸~45萬元/噸之間。氧化釹和氧化鐠釹主流價格均在34萬元/噸左右。據相關人士透露,市場仍保持弱勢,價格呈現微幅下調趨勢,上游生產企業詢盤量開始減少,觀望情緒濃厚,目前市場報價者多為貿易商。下游企業訂單不多,導致價格依然承壓。業內人士認為,今年第一批稀土和鎢精礦開采指標下達的消息對于市場價格并不會形成特別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