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陶瓷研磨體的應用條件中,有一個重要的核心工藝參數,就是球磨機的入磨物料粒度,一般要求≤1mm。而熟料及混合材(工業廢渣)等物料的粒度大多數>5mm。因此,水泥粉磨系統需要配備預粉碎設備,如破碎機、輥壓機等。
目前,國內普遍采用輥壓機-球磨機雙閉路聯合水泥粉磨系統。經過輥壓機擠壓后的物料,不僅粒度小,而且物料中存在大量的微細裂紋,易磨性得到了極大改善,有利于后續水泥粉磨臺時產量的提高。
輥壓機由兩個相向同步轉動的擠壓輥組成,一個為固定輥,一個為活動輥。 物料從兩輥上方給入,被擠壓輥連續帶入輥間,受到100-150MPa的高壓作用后,變成密實的料餅從機下排出。排出的料餅,除含有一定比例的細粒成品外。在非成品顆粒的內部,產生大量裂紋,改善了物料的易磨性,且在進一步粉碎過程中,可較大地降低粉磨能耗。
物料通過磨輥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滿料密集、層壓粉碎、結團排料階段。
物料由機架上部的加料裝置均勻地喂入,在旋轉磨輥的作用下,被帶入兩輥之間形成的粉碎腔,并受到強大的擠壓作用;隨著物料的下沉,料床之間的空隙越來越小,擠壓的強度越來越大,直至輥縫的最窄處,壓力強度達到最大值,粉碎后的物料,被擠壓成料餅的形狀而卸出。
在整個粉碎過程中,物料被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擠壓力迫使物料之間相互作用,直至斷裂、壓碎、壓實。而活動磨輥的擠壓力是通過物料料床傳遞給固定磨輥的,不存在球磨機那樣的無效碰撞和摩擦,大部分能量都用于物料粉碎上,因而能量利用率很高,這是該設備節能、高產的主要原因。
由于國產輥壓機的品種較少,目前沒有分類,只有規格大小不同。輥壓機的規格一般以磨輥直徑和寬度表示,例如HFCG140-80,代號含義:“HFC”代表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G”代表輥壓機,它的磨輥直徑為1400mm,磨輥寬度為800mm。磨輥直徑越粗,裝機功率越大,輥壓機的處理量越大。
陶瓷研磨體在應用于輥壓機-球磨機聯合粉磨系統時,一般認為配套輥壓機越大,水泥粉磨系統產量越高。但從性價比的角度講,需要通盤考慮,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除投資經濟條件之外,最主要原因是輥壓機的“邊緣效應”不可避免。雖然細粉含量隨輥徑的增加而增多,但未被擠壓,從磨輥兩邊溢出的物料也更多(10%~15%),從而使輥壓機粉碎產品的均勻程度受到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