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粉體設備制造企業當中,益非亞有些與眾不同,用總經理朱鴻吉的話來說那就是,“益非亞公司的粉體設備并沒有一定的規格標準,我們的每個項目都是根據客戶的特殊加工需要度身定做,提供從原料研磨試驗研究到產品開發應用,從工藝評價到設備安裝調試的全面技術服務。這樣根據不同的需求制作出來的機器更加的節能,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上海益非亞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是德國IVA有限公司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和唯一辦事機構。專業從事工業礦物及各種物料加工工藝設計、設備生產和工程技術服務。其設計的超細粉體加工生產線和設備除銷往英國、法國、瑞士、意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歐洲工業化國家外,還銷售到中國、南韓、泰國、馬來西亞、埃及、土耳其、委內瑞拉等亞、非、拉國家。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成功地設計并提交了幾十條交鑰匙工程。產品廣泛地用于工業礦物、建材、陶瓷、橡膠、塑料、涂料、造紙、電子、化工、醫藥、食品、環保和固體廢料回收利用等領域。就益非亞的研發與市場等方面問題,我們采訪了上海益非亞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鴻吉先生。

朱鴻吉先生近照
中國粉體網:朱總,您好,請問貴公司是什么時間開始從事粉體加工這一行業的呢?創業之初,貴公司最成功的項目是什么?
朱鴻吉先生:你好。德國IVA公司是從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當時我們主要做氣流磨,那個時候國內粉體加工剛剛開始,考慮到氣流磨設備非常小,能夠做很多事情,從價位上講介個還是很貴的,從當時的情況來講,國內是有很大市場空間的,所以我就把這種氣流磨從德國介紹到了中國。到了1999年以后,正當亞洲經濟危機時期,有一段時間國內的市場情況不太好,于是上海益非亞又將國外的先進設備引進到了國內,而當時德國IVA都是做一些成套的生產線,我覺得前景非常的好,于是,在1999年,上海益非亞再次將德國球磨加分級設備介紹到了中國。而在此之前的中國粉體加工行業,大都屬于家庭小作坊形式,沒有形成規模和統一的標準,而碳酸鈣生產線的引進也讓益非亞成為了國內球磨機做碳酸鈣生產線的開拓者。
要說到創業之初最值得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的一個項目那就非碳酸鈣生產線莫屬了。2000年我們提交國內第一條從德國全面引進的球磨分級生產線。許多專家學者很驚訝,球磨機也可以做碳酸鈣,當時我們建立了第一條生產線,在國內是很有影響的,也是很有積極意義的。生產線的引進完全擺脫了家庭作坊式生產,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我們益非亞的成功案例不僅僅在球磨分級碳酸鈣方面是第一,而且我們也提交過一類生產線,2004年給臺灣企業提供石英砂的生產線,當時在國內也是第一家,所以,創業初期能有這樣的成績也是益非亞的光榮。
中國粉體網:作為德國IVA有限公司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和唯一辦事機構,請您從生產的角度談談貴公司是如何運用國外先進技術的?
朱鴻吉先生:公司所有的生產線都由德國國際知名粉體專家親自設計,設備采用德國IVA技術,由中國設備廠家精良制造。現在可以說設備生產的70%已經達到了國產化,2004年我們建立了生產車間,優秀的專業技術加之良好的生產過程,使得益非亞公司生產的產品在同一個加工級別當中,我們做到了比其他家企業要好的多態勢。
比如拿石英砂生產線為例,有很多其他企業的客戶找我們幫助其維修,而我們的設備可以用一年半也不會損壞,我們自己生產的產品在質量上要好得多。再比如說,一臺分級機,它可能在一種產品分級時達標,但是分級其他的產品就做不到。而益非亞的優勢就在于,我們針對原材料,專門設計方案,每一個設備都是量身定做的,球磨機沒有規定規格,都是一對一的。這樣,能耗上是不會浪費。
我們根據水泥的研磨技術原理來做球磨機,不是每臺球磨機都能達到要求的,而我們卻做到了。
中國粉體網:據我們所了解,貴公司的產品在價格上要高出同類產品一些,請問產生高成本的原因是什么?這會不會影響益非亞的市場占有率?
朱鴻吉先生:就像計算機一樣,只有硬件沒有軟件是不行的。生產的成本就像是正版與盜版一樣,國內的設備制造大部分都是拷貝,而我們公司有分級機的專家、IVA公司的前老總,都是我們公司的顧問,我們每一個產品都是在研發的基礎上創新而來,自然,成本就會高出一些,成本與質量是成正比的,成本高了一些,同理,設備的質量提高了。當然,目前,國內的中小型企業雖然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基于成本考慮,他們還是會更多的選擇低成本的粉體設備。在國內的粉體制造行業,我們在競爭方面并沒有優勢。所以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還是比較低的。這也是我們益非亞此時最關注的問題。
中國粉體網:解決高成本的策略是什么?怎樣做到更大的拓展國內中小企業的市場?
朱鴻吉先生:我們在研發上下功夫,通過做一些高技術產品來降低成本,比如說我們做的靜態分級機,沒有轉子,沒有電機,通過氣流來控制產品,節省能耗,分級機沒有能耗,靠氣流旋轉把粉體分開。這樣,在硬件上我們已經大大的降低了生產的成本,此外,分級輪沒有了,也就不會因摩擦而產生的污染了,再次,維修量也大大的降低了,清洗起來更加的便捷。這也是我們為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所做的努力。而想要開拓國內中小型企業的市場,那么,在工藝方面,我們要做到更細、更好,我相信,通過我們益非亞公司自身的刻苦努力,再加上國外技術的大力支持,我們益非亞會爭取在國內更大的市場份額。
中國粉體網:我們知道,益非亞主要的市場是國際的,很多大型的生產線都是益非亞公司提供的,能否舉幾個大型項目得成功案例?
朱鴻吉先生:中美合資重慶CPIC是世界玻璃纖維第二大供應商,產品出口歐洲、美國和中東地區。本公司提供的粉磨分級系統優化了工作環境、達到無污染加工,大大地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和原生產線相比,每噸節約成本60元。
奧地利鎂業集團公司是國際工業耐火材料最主要的供應商,奧地利鎂業集團公司(RHI)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奧鼎鎂業大石橋生產基地年產生產線于2008年11月順利投產。
我們與國際企業合作還是非常多的,所以說,我們和國際大型公司接觸的很密切。我們的優勢就是有一個國際網絡,可以最先得到最新的信息。在技術進展方面我們還是能夠緊跟時代。我們走國際路線,曾經是德國向中國出口設備,而現在已經是中國向世界出口設備。
中國粉體網:對于漸漸發展并壯大的國內粉體企業,益非亞需要做些什么?
朱鴻吉先生:我們下一步的計劃是要開發技術含量高的產品,解決一些急需的問題,例如石英砂提純的問題。
對于漸漸發展起來的國內中小型粉體企業來說,我們也在考慮為其做點什么,首先還是前面提到的成本問題,可以說,通過我們的靜態分級機嗎,我們可以看到,設備最貴的部分沒有了,成本自然就降低了,這是我們為國內企業做出的第一步。另外,我們也在開發立式振動磨,這種磨機能耗低,生產成本和運行成本都低,并且能到達到生產要求,同時也能做到設備簡化以達到降低成本的要求。(本網記者 賈云)
記者手記:
今天,越來越多的粉體設備制造企業涌現,終將客戶推向了上帝的位置,對于客戶的所需、所慮的意識都一一的加入到了企業的自身上面。“物美價廉”是客戶最想要的結果,企業也會把“物美價廉”當做自身努力的目標,也只要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站穩腳步。
展望未來,節能、環保是一種大趨勢,所有的生產都將服從于環保、節能,因此,設備生產企業要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并將此概念深入到設備研發當中,做到全局觀,那么,此企業必將在激烈競爭的時代獨占鰲頭。
欲了解更多,點擊進入該公司展位>>
上海益非亞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是德國IVA有限公司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和唯一辦事機構。專業從事工業礦物及各種物料加工工藝設計、設備生產和工程技術服務。其設計的超細粉體加工生產線和設備除銷往英國、法國、瑞士、意大利、奧地利、俄羅斯等歐洲工業化國家外,還銷售到中國、南韓、泰國、馬來西亞、埃及、土耳其、委內瑞拉等亞、非、拉國家。在過去的十多年里,成功地設計并提交了幾十條交鑰匙工程。產品廣泛地用于工業礦物、建材、陶瓷、橡膠、塑料、涂料、造紙、電子、化工、醫藥、食品、環保和固體廢料回收利用等領域。就益非亞的研發與市場等方面問題,我們采訪了上海益非亞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鴻吉先生。

朱鴻吉先生近照
中國粉體網:朱總,您好,請問貴公司是什么時間開始從事粉體加工這一行業的呢?創業之初,貴公司最成功的項目是什么?
朱鴻吉先生:你好。德國IVA公司是從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當時我們主要做氣流磨,那個時候國內粉體加工剛剛開始,考慮到氣流磨設備非常小,能夠做很多事情,從價位上講介個還是很貴的,從當時的情況來講,國內是有很大市場空間的,所以我就把這種氣流磨從德國介紹到了中國。到了1999年以后,正當亞洲經濟危機時期,有一段時間國內的市場情況不太好,于是上海益非亞又將國外的先進設備引進到了國內,而當時德國IVA都是做一些成套的生產線,我覺得前景非常的好,于是,在1999年,上海益非亞再次將德國球磨加分級設備介紹到了中國。而在此之前的中國粉體加工行業,大都屬于家庭小作坊形式,沒有形成規模和統一的標準,而碳酸鈣生產線的引進也讓益非亞成為了國內球磨機做碳酸鈣生產線的開拓者。
要說到創業之初最值得我們為之驕傲和自豪的一個項目那就非碳酸鈣生產線莫屬了。2000年我們提交國內第一條從德國全面引進的球磨分級生產線。許多專家學者很驚訝,球磨機也可以做碳酸鈣,當時我們建立了第一條生產線,在國內是很有影響的,也是很有積極意義的。生產線的引進完全擺脫了家庭作坊式生產,從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我們益非亞的成功案例不僅僅在球磨分級碳酸鈣方面是第一,而且我們也提交過一類生產線,2004年給臺灣企業提供石英砂的生產線,當時在國內也是第一家,所以,創業初期能有這樣的成績也是益非亞的光榮。
中國粉體網:作為德國IVA有限公司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和唯一辦事機構,請您從生產的角度談談貴公司是如何運用國外先進技術的?
朱鴻吉先生:公司所有的生產線都由德國國際知名粉體專家親自設計,設備采用德國IVA技術,由中國設備廠家精良制造。現在可以說設備生產的70%已經達到了國產化,2004年我們建立了生產車間,優秀的專業技術加之良好的生產過程,使得益非亞公司生產的產品在同一個加工級別當中,我們做到了比其他家企業要好的多態勢。
比如拿石英砂生產線為例,有很多其他企業的客戶找我們幫助其維修,而我們的設備可以用一年半也不會損壞,我們自己生產的產品在質量上要好得多。再比如說,一臺分級機,它可能在一種產品分級時達標,但是分級其他的產品就做不到。而益非亞的優勢就在于,我們針對原材料,專門設計方案,每一個設備都是量身定做的,球磨機沒有規定規格,都是一對一的。這樣,能耗上是不會浪費。
我們根據水泥的研磨技術原理來做球磨機,不是每臺球磨機都能達到要求的,而我們卻做到了。
中國粉體網:據我們所了解,貴公司的產品在價格上要高出同類產品一些,請問產生高成本的原因是什么?這會不會影響益非亞的市場占有率?
朱鴻吉先生:就像計算機一樣,只有硬件沒有軟件是不行的。生產的成本就像是正版與盜版一樣,國內的設備制造大部分都是拷貝,而我們公司有分級機的專家、IVA公司的前老總,都是我們公司的顧問,我們每一個產品都是在研發的基礎上創新而來,自然,成本就會高出一些,成本與質量是成正比的,成本高了一些,同理,設備的質量提高了。當然,目前,國內的中小型企業雖然意識到這一點,但是基于成本考慮,他們還是會更多的選擇低成本的粉體設備。在國內的粉體制造行業,我們在競爭方面并沒有優勢。所以國內的市場占有率還是比較低的。這也是我們益非亞此時最關注的問題。
中國粉體網:解決高成本的策略是什么?怎樣做到更大的拓展國內中小企業的市場?
朱鴻吉先生:我們在研發上下功夫,通過做一些高技術產品來降低成本,比如說我們做的靜態分級機,沒有轉子,沒有電機,通過氣流來控制產品,節省能耗,分級機沒有能耗,靠氣流旋轉把粉體分開。這樣,在硬件上我們已經大大的降低了生產的成本,此外,分級輪沒有了,也就不會因摩擦而產生的污染了,再次,維修量也大大的降低了,清洗起來更加的便捷。這也是我們為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所做的努力。而想要開拓國內中小型企業的市場,那么,在工藝方面,我們要做到更細、更好,我相信,通過我們益非亞公司自身的刻苦努力,再加上國外技術的大力支持,我們益非亞會爭取在國內更大的市場份額。
中國粉體網:我們知道,益非亞主要的市場是國際的,很多大型的生產線都是益非亞公司提供的,能否舉幾個大型項目得成功案例?
朱鴻吉先生:中美合資重慶CPIC是世界玻璃纖維第二大供應商,產品出口歐洲、美國和中東地區。本公司提供的粉磨分級系統優化了工作環境、達到無污染加工,大大地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和原生產線相比,每噸節約成本60元。
奧地利鎂業集團公司是國際工業耐火材料最主要的供應商,奧地利鎂業集團公司(RHI)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奧鼎鎂業大石橋生產基地年產生產線于2008年11月順利投產。
我們與國際企業合作還是非常多的,所以說,我們和國際大型公司接觸的很密切。我們的優勢就是有一個國際網絡,可以最先得到最新的信息。在技術進展方面我們還是能夠緊跟時代。我們走國際路線,曾經是德國向中國出口設備,而現在已經是中國向世界出口設備。
中國粉體網:對于漸漸發展并壯大的國內粉體企業,益非亞需要做些什么?
朱鴻吉先生:我們下一步的計劃是要開發技術含量高的產品,解決一些急需的問題,例如石英砂提純的問題。
對于漸漸發展起來的國內中小型粉體企業來說,我們也在考慮為其做點什么,首先還是前面提到的成本問題,可以說,通過我們的靜態分級機嗎,我們可以看到,設備最貴的部分沒有了,成本自然就降低了,這是我們為國內企業做出的第一步。另外,我們也在開發立式振動磨,這種磨機能耗低,生產成本和運行成本都低,并且能到達到生產要求,同時也能做到設備簡化以達到降低成本的要求。(本網記者 賈云)
記者手記:
今天,越來越多的粉體設備制造企業涌現,終將客戶推向了上帝的位置,對于客戶的所需、所慮的意識都一一的加入到了企業的自身上面。“物美價廉”是客戶最想要的結果,企業也會把“物美價廉”當做自身努力的目標,也只要這樣,才能在競爭中站穩腳步。
展望未來,節能、環保是一種大趨勢,所有的生產都將服從于環保、節能,因此,設備生產企業要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并將此概念深入到設備研發當中,做到全局觀,那么,此企業必將在激烈競爭的時代獨占鰲頭。
欲了解更多,點擊進入該公司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