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飛速發展,“走出去”與“迎進來”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怎樣在特定的領域里保持自己的優勢是一個企業應認真對待的問題,特別是競爭激烈的今天,也許,稍不留神,你的地盤就會被別人來做主。在粉體裝備制造業中也是一樣,保持自身的獨特性,通過不斷的創新與發展,才會在這個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第八屆上海粉體展剛剛結束,借此展會,對前來參展的跨國粉體裝備企業和本土粉體裝備企業在產品性能、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做以下闡述,僅供參考。
大肆進軍的跨國粉體裝備企業
作為經濟發展中的國家,很多西方發達國家都看中了中國這塊奶酪,于是他們紛紛進軍中國,為了在中國粉體裝備制造的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于是,合資企業,獨資企業等多種形式的投資行為紛紛涌現。當今,最具競爭力的形式莫過于跨國企業本土化了,本地建廠,本地集資,本地生產,甚至就連技術,也要搬到中國來,成為了一個另類的“made in china”產品。
走標準化路線的細川密克朗
細川密克朗集團是一個擁有先進的粉體加工技術的國際集團。是各種粉體加工技術工程和設備的先驅開發者,為用戶提供最先進的優良設備和技術解決方案。日本細川密克朗集團,總部設在日本,在德國、荷蘭、英國、美國、中國都有相應的辦事處及其子公司。
作為細川密克朗集團子公司的上海粉體機械有限公司來說,經過幾年的發展,成功的將細川密克朗的品牌樹立起來。該公司在這展會上主要展出的是多功能研磨設備,也是一種標準化系統,粉碎部分可以更換五種粉碎設備:
100 -160UPZ超細沖擊磨最大加工莫氏硬度3.5(產品細度50-1500微米)
50 -100ZPS超細分級磨 最大加工莫氏硬度3.5(產品細度8-80微米)
100 -200AS螺旋氣流磨 (產品細度5-30微米)
100 -200AFG流化床對噴式氣流磨 (產品細度2-40微米)最大加工莫氏硬度 10; 產量:1-25公斤
50-100 ATP分級機 (產品細度2-80微米)最大加工 10莫氏硬度;產量:5-50公斤
其優勢在于,可選用CIP/SIP在線清洗,滅菌,可以加防磨襯里,節約成本,減少驗證過程,適合不同的粉碎需求。
設備的標準化也是細川密克朗此次展會所要表達的重點,也是該產品的優勢所在,標準化對于一個產業來說顯得尤為的重要,只顧一味的生產,卻沒有一定的標準,那無疑是一只無頭的蒼蠅。
走節能的路線德國耐馳
德國耐馳集團擁有137年歷史,耐馳包括濕法和干法在內的研磨技術在全世界研磨領域處于領先水平,是為數不多兼具干、濕法研磨技術的公司之一。
設備的能耗是影響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使用耐馳公司最新的e-JET氣流研磨技術能使能耗相較傳統氣流磨降低30%左右。e-JET是耐馳專有的研磨工藝,并已經申請了專利,這種工藝能使氣流磨更有效地適合各種研磨工藝的要求并優化研磨工藝。目前,氣流磨還主要應用于高附加值的產品的研磨,但新的e-JET系統可以應用在全新的領域里。即使對于那些以前由于生產成本原因只能通過機械磨生產的產品,現在也可以在流化床氣流磨上完成,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了研磨的效率和品質。
對于市場占有率的問題,耐馳全球營銷總監kolb先生表示:耐馳公司經濟效益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長。 而且耐馳公司的重心將逐漸向中國轉移,同時也會將更多的技術轉移到中國來。
對于干法研磨占70%,濕法研磨占30%這種不平衡的狀態,耐馳公司表示,今后努力的重點應當放到干濕生產平衡的上面來,以便更多的占有中國的市場占有率。
走“本土化”路線的IVA公司
德國IVA公司為了在中國本土生根發芽,不斷地在中國尋求合作伙伴。上海益非亞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便成為了其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和唯一辦事機構。專業從事工業礦物及各種物料加工工藝設計、設備生產和工程技術服務。
IVA公司在中國成功的例子就是合作伙伴上海益非亞的誕生。本土建廠、本土生產加上IVA的前沿技術,使得益非亞的產品走進國內市場外,也成功的走出了國門,輸送到世界很多國家。益非亞的產品以質量為保證,也正是如此,益非亞的產品多以出口國際為主。以下是益非亞合作過的項目。
出口印尼歐米亞(Omya)碳酸鈣生產線
出口馬來西亞UNIKO碳酸鈣加工設備
出口委內瑞拉礦業集團金礦選礦的濕式球磨機
出口韓國KMC鉬礦選礦的濕式球磨機
出口保加利亞Kaolin JS Co.的破碎設備和分級機
出口拉脫維亞CDW的固體廢料處理生產線
出口韓國的石英超細加工球磨機
出口羅馬尼亞Starmultitrade碳酸鈣生產線
作為以走本土化路線為主的IVA公司來說,確實是非常的成功。當然,IVA公司也應該注意到,產品的高成本使得其在中國的市場并不是很樂觀,而國內興起的粉體加工企業也同樣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所以,怎樣解決生產成本與開拓國內市場是其最應當重視的問題。
特立獨行的本地粉體裝備企業
作為本土粉體裝備企業,在“資本主義列強的瓜分”之下,怎么坐視不理?為贏得國內粉體加工企業的信賴與支持,本土粉體裝備企業進行了全面的“自我保衛戰”。借助天時、地利、人和等優勢條件,很多本土粉體裝備企業在國內站穩了腳跟并有“反擊”之意,在國內做大做強的同時,也朝著國際市場大步邁去。
“超全”的浙江豐利
浙江豐利粉碎設備有限公司屬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粉體設備領域規模大、實力強的行業龍頭企業,聞名海內外的超微粉體設備生產基地,深受世界500強企業的粉體工程設備采購定點供應商青睞。豐利公司十分注重產品的全面發展,粉體設備涉獵“粗、中、細”等全方位的粉體加工。
豐利公司創新力量強,是我國高檔粉體設備的引導者。新品多,品種全,科技含量高,居行業之首。積40余年先進經驗,集國內粉體設備研發人才優勢,創造出多項獨有知識產權和國內領先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產品,已形成“豐利”品牌特色的技術產品鏈。
“超細”的密友集團
作為國家特種超細粉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化試驗基地;國家現代化中藥超細粉碎產業化示范項目基地;多年來,密友集團企業投入巨資進行粉碎機、分級機及各種機械密封的研制設計。從實驗室用臺式氣流磨到企業用的流化床氣流粉碎機、環保型氣流粉碎混合系統,密友的氣流粉碎設備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同時在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流化床氣流粉碎機是一種用高速氣流來實現干式物料超微粉碎的設備,它由粉碎噴嘴、分級轉子、螺旋加料器等組成,物料通過螺旋加料器進入粉碎室,壓速空氣通過特殊配置的超音速噴嘴向粉碎室高速噴射,物料在超音速噴嘴射流中加速,并在噴嘴交匯處反復沖擊、碰撞,達到粉碎。密友集團的QYF型流化床氣流粉碎機粉碎細度可達0.5微米。
在吸納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同時,通過自身的努力專研,密友公司不斷的創新出新的產品,此次展會,密友也帶去了最新的粉碎設備,為占領市場份額做足了充分準備。
“超大”的桂林鴻程公司
桂林鴻程礦山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擁有多年的磨粉機制造經驗和技術,在同行業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2006年時候鴻程機械研發的HC1700超大型磨粉機,是廣泛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各種磨機生產經驗,設計開發的先進粉磨設備。是一種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級輸送于一體的磨粉行業理想設備。
HC1700型擺式磨粉機(大型磨粉機)是緊跟國內外磨粉行業的發展趨勢,研發的一款革命性、創新型磨粉機。這款磨粉設備的出現,打破了以往國內磨粉機器不能超大規模生產的限制,有利的提高了單臺設備的單位產量。 HC1700型磨粉機的產量比同類5R磨粉設備產量高出2.5倍鴻程HC1700型擺式磨粉機的出現填補了國內超大型磨粉機市場的空白。
對于本土粉體裝備企業來講,國內的市場份額是其勢在必得的部分,怎樣在技術、成本、后期服務上與跨國粉體裝備企業爭奪國際市場是本土粉體裝備企業應該考慮的問題。
本土粉體裝備企業對外的競爭策略
競爭是殘酷的,本土粉體裝備企業想要更好的與跨國粉體裝備企業競爭的話,那么強強聯合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策略。2010年7月23日,就是值得載入我國粉碎設備行業發展歷史史冊的時刻。
密友集團有限公司和浙江豐利粉碎設備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書,結成“親家”,成為緊密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致力提供粉體工程全方位解決方案。
在長達5年的合作期間,雙方將在粉體工程領域進行多方位深度合作。
強強聯合的積極意義在于:
一是共鑄行業品牌:
雙方依托各自的品牌優勢、科研優勢和產品優勢,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強強聯合,打造粉碎設備行業最知名的行業品牌,立足國內,進軍國際市場。
二是共攬工程項目:
以雙方聯合的綜合實力承攬大型粉體工程項目,為客戶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一攬子”全程優質服務。
三是共搭產銷平臺:
在尊重各自知識產權保護的前提下,雙方承諾只對外銷售各自雙方產品,堅決不生產對方產品。在產供銷中做到信息資料共享,雙方報價一致,合作聯銷,利益共享。
四是共建展示中心:
雙方擬在上海,共同出資共建粉體工程中心,銷售中心,聯合展示雙方精品,合作開發高端技術產品。
五是共設股份公司:
在雙方合作取得一定成效后,共建聯合體,通過對雙方企業部分資本與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實施資本經營戰略,力爭在二、三年時間內包裝上市。
名企的強強聯合,將為改變目前粉碎設備行業市場混亂、低價競爭的不良局面,構建健康有序的發展氛圍,打造行業強有力的聯銷平臺,鑄造行業航母,為中國的超細粉體工程事業發展開辟新的途徑,也為與跨國粉體裝備企業的競爭增加了砝碼。
跨國粉體裝備企業與本土粉體裝備企業的關系及未來發展
從近期來看,跨國粉體裝備企業與本土粉體裝備企業應是共存并共同向上發展的趨勢?鐕垠w裝備企業在擴大國際市場的同時,也十分注重中國國內不斷發展起來的中小型粉體加工企業這個市場,在生產成本上,其更加注重成本的低廉化。性價比是粉體加工企業選擇粉體裝備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對于中小型粉體加工企業來說,巨大的成本是他們所不能承擔的,而相對于國產的粉體裝備,他們則更加的青睞。而本土粉體裝備企業在做好滿足國內中小型粉體加工企業的同時,也應注意從國際的大角度來考慮,本土粉體裝備企業間的強強聯合已經是向國際跨出的第一步,接下來,本土粉體裝備企業想要真正做到世界級的大品牌,還有一段路要走。
而跨國粉體裝備企業與本土粉體裝備企業究竟孰優孰劣,那么就要在日后的發展中見分曉了。(本網記者:賈云)
大肆進軍的跨國粉體裝備企業
作為經濟發展中的國家,很多西方發達國家都看中了中國這塊奶酪,于是他們紛紛進軍中國,為了在中國粉體裝備制造的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于是,合資企業,獨資企業等多種形式的投資行為紛紛涌現。當今,最具競爭力的形式莫過于跨國企業本土化了,本地建廠,本地集資,本地生產,甚至就連技術,也要搬到中國來,成為了一個另類的“made in china”產品。
走標準化路線的細川密克朗
細川密克朗集團是一個擁有先進的粉體加工技術的國際集團。是各種粉體加工技術工程和設備的先驅開發者,為用戶提供最先進的優良設備和技術解決方案。日本細川密克朗集團,總部設在日本,在德國、荷蘭、英國、美國、中國都有相應的辦事處及其子公司。
作為細川密克朗集團子公司的上海粉體機械有限公司來說,經過幾年的發展,成功的將細川密克朗的品牌樹立起來。該公司在這展會上主要展出的是多功能研磨設備,也是一種標準化系統,粉碎部分可以更換五種粉碎設備:
100 -160UPZ超細沖擊磨最大加工莫氏硬度3.5(產品細度50-1500微米)
50 -100ZPS超細分級磨 最大加工莫氏硬度3.5(產品細度8-80微米)
100 -200AS螺旋氣流磨 (產品細度5-30微米)
100 -200AFG流化床對噴式氣流磨 (產品細度2-40微米)最大加工莫氏硬度 10; 產量:1-25公斤
50-100 ATP分級機 (產品細度2-80微米)最大加工 10莫氏硬度;產量:5-50公斤
其優勢在于,可選用CIP/SIP在線清洗,滅菌,可以加防磨襯里,節約成本,減少驗證過程,適合不同的粉碎需求。
設備的標準化也是細川密克朗此次展會所要表達的重點,也是該產品的優勢所在,標準化對于一個產業來說顯得尤為的重要,只顧一味的生產,卻沒有一定的標準,那無疑是一只無頭的蒼蠅。
走節能的路線德國耐馳
德國耐馳集團擁有137年歷史,耐馳包括濕法和干法在內的研磨技術在全世界研磨領域處于領先水平,是為數不多兼具干、濕法研磨技術的公司之一。
設備的能耗是影響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使用耐馳公司最新的e-JET氣流研磨技術能使能耗相較傳統氣流磨降低30%左右。e-JET是耐馳專有的研磨工藝,并已經申請了專利,這種工藝能使氣流磨更有效地適合各種研磨工藝的要求并優化研磨工藝。目前,氣流磨還主要應用于高附加值的產品的研磨,但新的e-JET系統可以應用在全新的領域里。即使對于那些以前由于生產成本原因只能通過機械磨生產的產品,現在也可以在流化床氣流磨上完成,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提升了研磨的效率和品質。
對于市場占有率的問題,耐馳全球營銷總監kolb先生表示:耐馳公司經濟效益以每年20%的速度在增長。 而且耐馳公司的重心將逐漸向中國轉移,同時也會將更多的技術轉移到中國來。
對于干法研磨占70%,濕法研磨占30%這種不平衡的狀態,耐馳公司表示,今后努力的重點應當放到干濕生產平衡的上面來,以便更多的占有中國的市場占有率。
走“本土化”路線的IVA公司
德國IVA公司為了在中國本土生根發芽,不斷地在中國尋求合作伙伴。上海益非亞粉體技術設備有限公司便成為了其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和唯一辦事機構。專業從事工業礦物及各種物料加工工藝設計、設備生產和工程技術服務。
IVA公司在中國成功的例子就是合作伙伴上海益非亞的誕生。本土建廠、本土生產加上IVA的前沿技術,使得益非亞的產品走進國內市場外,也成功的走出了國門,輸送到世界很多國家。益非亞的產品以質量為保證,也正是如此,益非亞的產品多以出口國際為主。以下是益非亞合作過的項目。
出口印尼歐米亞(Omya)碳酸鈣生產線
出口馬來西亞UNIKO碳酸鈣加工設備
出口委內瑞拉礦業集團金礦選礦的濕式球磨機
出口韓國KMC鉬礦選礦的濕式球磨機
出口保加利亞Kaolin JS Co.的破碎設備和分級機
出口拉脫維亞CDW的固體廢料處理生產線
出口韓國的石英超細加工球磨機
出口羅馬尼亞Starmultitrade碳酸鈣生產線
作為以走本土化路線為主的IVA公司來說,確實是非常的成功。當然,IVA公司也應該注意到,產品的高成本使得其在中國的市場并不是很樂觀,而國內興起的粉體加工企業也同樣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所以,怎樣解決生產成本與開拓國內市場是其最應當重視的問題。
特立獨行的本地粉體裝備企業
作為本土粉體裝備企業,在“資本主義列強的瓜分”之下,怎么坐視不理?為贏得國內粉體加工企業的信賴與支持,本土粉體裝備企業進行了全面的“自我保衛戰”。借助天時、地利、人和等優勢條件,很多本土粉體裝備企業在國內站穩了腳跟并有“反擊”之意,在國內做大做強的同時,也朝著國際市場大步邁去。
“超全”的浙江豐利
浙江豐利粉碎設備有限公司屬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我國粉體設備領域規模大、實力強的行業龍頭企業,聞名海內外的超微粉體設備生產基地,深受世界500強企業的粉體工程設備采購定點供應商青睞。豐利公司十分注重產品的全面發展,粉體設備涉獵“粗、中、細”等全方位的粉體加工。
豐利公司創新力量強,是我國高檔粉體設備的引導者。新品多,品種全,科技含量高,居行業之首。積40余年先進經驗,集國內粉體設備研發人才優勢,創造出多項獨有知識產權和國內領先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產品,已形成“豐利”品牌特色的技術產品鏈。
“超細”的密友集團
作為國家特種超細粉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化試驗基地;國家現代化中藥超細粉碎產業化示范項目基地;多年來,密友集團企業投入巨資進行粉碎機、分級機及各種機械密封的研制設計。從實驗室用臺式氣流磨到企業用的流化床氣流粉碎機、環保型氣流粉碎混合系統,密友的氣流粉碎設備受到了用戶的一致好評,同時在樹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流化床氣流粉碎機是一種用高速氣流來實現干式物料超微粉碎的設備,它由粉碎噴嘴、分級轉子、螺旋加料器等組成,物料通過螺旋加料器進入粉碎室,壓速空氣通過特殊配置的超音速噴嘴向粉碎室高速噴射,物料在超音速噴嘴射流中加速,并在噴嘴交匯處反復沖擊、碰撞,達到粉碎。密友集團的QYF型流化床氣流粉碎機粉碎細度可達0.5微米。
在吸納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同時,通過自身的努力專研,密友公司不斷的創新出新的產品,此次展會,密友也帶去了最新的粉碎設備,為占領市場份額做足了充分準備。
“超大”的桂林鴻程公司
桂林鴻程礦山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擁有多年的磨粉機制造經驗和技術,在同行業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2006年時候鴻程機械研發的HC1700超大型磨粉機,是廣泛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各種磨機生產經驗,設計開發的先進粉磨設備。是一種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級輸送于一體的磨粉行業理想設備。
HC1700型擺式磨粉機(大型磨粉機)是緊跟國內外磨粉行業的發展趨勢,研發的一款革命性、創新型磨粉機。這款磨粉設備的出現,打破了以往國內磨粉機器不能超大規模生產的限制,有利的提高了單臺設備的單位產量。 HC1700型磨粉機的產量比同類5R磨粉設備產量高出2.5倍鴻程HC1700型擺式磨粉機的出現填補了國內超大型磨粉機市場的空白。
對于本土粉體裝備企業來講,國內的市場份額是其勢在必得的部分,怎樣在技術、成本、后期服務上與跨國粉體裝備企業爭奪國際市場是本土粉體裝備企業應該考慮的問題。
本土粉體裝備企業對外的競爭策略
競爭是殘酷的,本土粉體裝備企業想要更好的與跨國粉體裝備企業競爭的話,那么強強聯合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策略。2010年7月23日,就是值得載入我國粉碎設備行業發展歷史史冊的時刻。
密友集團有限公司和浙江豐利粉碎設備有限公司正式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書,結成“親家”,成為緊密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致力提供粉體工程全方位解決方案。
在長達5年的合作期間,雙方將在粉體工程領域進行多方位深度合作。
強強聯合的積極意義在于:
一是共鑄行業品牌:
雙方依托各自的品牌優勢、科研優勢和產品優勢,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強強聯合,打造粉碎設備行業最知名的行業品牌,立足國內,進軍國際市場。
二是共攬工程項目:
以雙方聯合的綜合實力承攬大型粉體工程項目,為客戶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一攬子”全程優質服務。
三是共搭產銷平臺:
在尊重各自知識產權保護的前提下,雙方承諾只對外銷售各自雙方產品,堅決不生產對方產品。在產供銷中做到信息資料共享,雙方報價一致,合作聯銷,利益共享。
四是共建展示中心:
雙方擬在上海,共同出資共建粉體工程中心,銷售中心,聯合展示雙方精品,合作開發高端技術產品。
五是共設股份公司:
在雙方合作取得一定成效后,共建聯合體,通過對雙方企業部分資本與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實施資本經營戰略,力爭在二、三年時間內包裝上市。
名企的強強聯合,將為改變目前粉碎設備行業市場混亂、低價競爭的不良局面,構建健康有序的發展氛圍,打造行業強有力的聯銷平臺,鑄造行業航母,為中國的超細粉體工程事業發展開辟新的途徑,也為與跨國粉體裝備企業的競爭增加了砝碼。
跨國粉體裝備企業與本土粉體裝備企業的關系及未來發展
從近期來看,跨國粉體裝備企業與本土粉體裝備企業應是共存并共同向上發展的趨勢?鐕垠w裝備企業在擴大國際市場的同時,也十分注重中國國內不斷發展起來的中小型粉體加工企業這個市場,在生產成本上,其更加注重成本的低廉化。性價比是粉體加工企業選擇粉體裝備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對于中小型粉體加工企業來說,巨大的成本是他們所不能承擔的,而相對于國產的粉體裝備,他們則更加的青睞。而本土粉體裝備企業在做好滿足國內中小型粉體加工企業的同時,也應注意從國際的大角度來考慮,本土粉體裝備企業間的強強聯合已經是向國際跨出的第一步,接下來,本土粉體裝備企業想要真正做到世界級的大品牌,還有一段路要走。
而跨國粉體裝備企業與本土粉體裝備企業究竟孰優孰劣,那么就要在日后的發展中見分曉了。(本網記者: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