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鈦白粉產業面臨著出口退稅取消、原材料成本增加、環保要求日趨嚴格等多重考驗,實現產業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成為業內企業的共識。記者本周從中國涂料工業協會了解到,我國鈦白粉產品中金紅石型高端產品的比例已大大增加,生產技術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環保水平再上新臺階,這些進步有望使我國鈦白粉產業實現產品質量、生產技術和環保水平的'三突圍',實現產業的全面升級,成為全球鈦白粉生產大國和強國。
高端產品份額擴大
統計顯示,2007年全國鈦白粉表觀消費量113.8萬噸,近8年來以平均每年17.13%的速度增長,明顯高于亞太區8%的平均增長速度。2007年全國鈦白粉總產能已達到120萬噸左右,比2006年增長15%。預計到'十一五'末期,全國鈦白粉年產能將突破160萬噸,數家骨干企業具備年產能10萬噸以上規模(包括擬建中的氯化法鈦白粉生產裝置),企業正朝著大型化目標邁進。但是由于受到鈦資源等原料限制,鈦白粉產業也面臨產能過剩,需要進行合理的產能布局和調整。
2007年全國鈦白粉產量96萬噸,同比增長11.6%。其中,金紅石型鈦白粉約40萬噸,占總產量的43%,同比增長33%,所增加產量的80%以上主要滿足國內下游行業的高檔產品生產需要,替代進口產品。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鈦白粉行業分會顧問、中信錦州鐵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劉長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的鈦白粉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特別是金紅石型鈦白粉的發展更快,產品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從2000年到2007年的8年間,國產產品市場占有率年遞增3.11%。我國鈦白粉工業盡管發展時間不長,但速度驚人,實現了由量到質的飛躍。例如金紅石型鈦白粉的產量2004年以來平均年增長率達43.35%,成為全球鈦白粉增長的主要動力。鈦白粉產業通過資產重組、工藝技術進步等方式,可促使企業實現大型化和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其前景光明。
工藝技術日臻完善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成熟的鈦白粉生產工藝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硫酸法的主要缺點是工藝流程較長和需要進行廢硫酸的治污處理。歐美國家從上個世紀開始,由于環保壓力逐步淘汰了一些工藝落后和污染嚴重的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工廠,開始大規模擴建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線。氯化法生產的都是金紅石型鈦白粉,工藝流程短、自動化程度高、生產能力大,特別是采用含90%二氧化鈦的高品位富鈦料時,氯化法產生的廢渣量少、易處理。
隨著錦州第一座1.5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生產裝置的達產,我國規;l展氯化法鈦白粉的時機逐步成熟。多家企業正積極籌上氯化法裝置,其產量將大幅度提高。預計到2010年,氯化法鈦白粉產量將占總產量的24.91%,比2007年提高6.64倍。屆時中國金紅石型鈦白粉產量將躍居世界第一位,不但可完全滿足國內的需求,替代進口,還可大量出口。
目前硫酸法工藝控制和完善的包膜技術已縮小了與氯化法產品質量的差距,產品可與氯化法相媲美。盡管硫酸法產生的廢酸排放對環境污染較大,但絕大部分廢酸可以濃縮循環利用,少量廢酸水可中和后達標排放,廢渣可制成硫酸鈣進行綜合利用。例如江蘇鈦白集團通過技術創新已形成硫酸法鈦白粉的清潔生產線。為減低硫酸使用量和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和處理,大部分骨干企業改變了硫酸法生產鈦白粉的原料路線,采用高品位的酸溶性鈦渣。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無論硫酸法還是氯化法都可以生產出高品質的鈦白粉。
環保水平邁上新臺階
當前國家對鈦白粉產業的發展政策是:鼓勵發展氯化法鈦白粉,限制發展硫酸法鈦白粉(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標準,廢酸、亞鐵能夠綜合利用,并實現達標排放的除外),鼓勵鈦白粉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在中國目前硫酸法占絕對份額的狀況下,鈦白粉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是環保。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綜合工作部副主任王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雖然鈦白粉產業'三廢'產生量大,但不能因此就把鈦白粉行業看作重污染行業,關鍵是看污染源能不能治理,有沒有治理。我國鈦白粉工業'三廢'治理、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水平和設施已趨成熟,主要企業不斷加大對'三廢'治理和環保的投入,完全有能力實現國家提出的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目標。
目前年生產能力萬噸以上的33家主要鈦白粉生產企業都能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對'三廢'進行綜合治理,并基本達到排放標準。在推廣綜合利用、實現循環經濟的過程中,鈦白粉生產企業也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效。四川龍蟒鈦白有限公司開發的'鈦白粉-硫酸-磷化工'循環生產鏈和新型硫酸法鈦白粉清潔生產工藝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循環經濟,綜合利用'的范例;江蘇鈦白集團自主研發了'硫酸法鈦白粉清潔生產集成技術',可使排放廢水的化學需氧量(COD)削減一半以上,氮氧化物、固體懸浮物的含量也大幅減少,同時還能實現關鍵設備高效節能。隨著整個行業環保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鈦白粉產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高端產品份額擴大
統計顯示,2007年全國鈦白粉表觀消費量113.8萬噸,近8年來以平均每年17.13%的速度增長,明顯高于亞太區8%的平均增長速度。2007年全國鈦白粉總產能已達到120萬噸左右,比2006年增長15%。預計到'十一五'末期,全國鈦白粉年產能將突破160萬噸,數家骨干企業具備年產能10萬噸以上規模(包括擬建中的氯化法鈦白粉生產裝置),企業正朝著大型化目標邁進。但是由于受到鈦資源等原料限制,鈦白粉產業也面臨產能過剩,需要進行合理的產能布局和調整。
2007年全國鈦白粉產量96萬噸,同比增長11.6%。其中,金紅石型鈦白粉約40萬噸,占總產量的43%,同比增長33%,所增加產量的80%以上主要滿足國內下游行業的高檔產品生產需要,替代進口產品。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鈦白粉行業分會顧問、中信錦州鐵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劉長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中國的鈦白粉產業近年來快速發展,特別是金紅石型鈦白粉的發展更快,產品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從2000年到2007年的8年間,國產產品市場占有率年遞增3.11%。我國鈦白粉工業盡管發展時間不長,但速度驚人,實現了由量到質的飛躍。例如金紅石型鈦白粉的產量2004年以來平均年增長率達43.35%,成為全球鈦白粉增長的主要動力。鈦白粉產業通過資產重組、工藝技術進步等方式,可促使企業實現大型化和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其前景光明。
工藝技術日臻完善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成熟的鈦白粉生產工藝主要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硫酸法的主要缺點是工藝流程較長和需要進行廢硫酸的治污處理。歐美國家從上個世紀開始,由于環保壓力逐步淘汰了一些工藝落后和污染嚴重的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工廠,開始大規模擴建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線。氯化法生產的都是金紅石型鈦白粉,工藝流程短、自動化程度高、生產能力大,特別是采用含90%二氧化鈦的高品位富鈦料時,氯化法產生的廢渣量少、易處理。
隨著錦州第一座1.5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生產裝置的達產,我國規;l展氯化法鈦白粉的時機逐步成熟。多家企業正積極籌上氯化法裝置,其產量將大幅度提高。預計到2010年,氯化法鈦白粉產量將占總產量的24.91%,比2007年提高6.64倍。屆時中國金紅石型鈦白粉產量將躍居世界第一位,不但可完全滿足國內的需求,替代進口,還可大量出口。
目前硫酸法工藝控制和完善的包膜技術已縮小了與氯化法產品質量的差距,產品可與氯化法相媲美。盡管硫酸法產生的廢酸排放對環境污染較大,但絕大部分廢酸可以濃縮循環利用,少量廢酸水可中和后達標排放,廢渣可制成硫酸鈣進行綜合利用。例如江蘇鈦白集團通過技術創新已形成硫酸法鈦白粉的清潔生產線。為減低硫酸使用量和減少固體廢物的產生和處理,大部分骨干企業改變了硫酸法生產鈦白粉的原料路線,采用高品位的酸溶性鈦渣。隨著技術水平的進步,無論硫酸法還是氯化法都可以生產出高品質的鈦白粉。
環保水平邁上新臺階
當前國家對鈦白粉產業的發展政策是:鼓勵發展氯化法鈦白粉,限制發展硫酸法鈦白粉(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標準,廢酸、亞鐵能夠綜合利用,并實現達標排放的除外),鼓勵鈦白粉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在中國目前硫酸法占絕對份額的狀況下,鈦白粉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是環保。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綜合工作部副主任王晨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雖然鈦白粉產業'三廢'產生量大,但不能因此就把鈦白粉行業看作重污染行業,關鍵是看污染源能不能治理,有沒有治理。我國鈦白粉工業'三廢'治理、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水平和設施已趨成熟,主要企業不斷加大對'三廢'治理和環保的投入,完全有能力實現國家提出的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目標。
目前年生產能力萬噸以上的33家主要鈦白粉生產企業都能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對'三廢'進行綜合治理,并基本達到排放標準。在推廣綜合利用、實現循環經濟的過程中,鈦白粉生產企業也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效。四川龍蟒鈦白有限公司開發的'鈦白粉-硫酸-磷化工'循環生產鏈和新型硫酸法鈦白粉清潔生產工藝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循環經濟,綜合利用'的范例;江蘇鈦白集團自主研發了'硫酸法鈦白粉清潔生產集成技術',可使排放廢水的化學需氧量(COD)削減一半以上,氮氧化物、固體懸浮物的含量也大幅減少,同時還能實現關鍵設備高效節能。隨著整個行業環保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鈦白粉產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