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為貫徹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以“三鏈”機制推進新型工業化,近日湖北省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印發了《湖北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簡稱《行動方案》),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壯大。
新材料產業發展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科技實力的重要標志。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新材料產業發展,將新材料產業作為全省9條新興特色制造業產業鏈之一。
《行動方案》包括指導思想、發展目標、發展重點、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等五個部分。
在發展目標方面,提出到2025年,湖北全省新材料重點企業產值超6000億元,其中產值過1000億元企業超過1家,500億元企業超過2家,100億元企業超過10家,50億元企業超過20家,每年新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超過10項,新材料及其應用領域登記技術合同金額超過300億元,重點領域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人才鏈融合發展,建成湖北光電子材料產業大走廊、全國重要的化合物半導體研發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電子材料研發生產基地、全國領先的正極材料基地、全球重要的高端營養藥用材料生產研發基地等產業集群。
在發展重點方面,結合湖北省新材料發展實際,確定了“3+3+X”新材料產業體系,實施關鍵戰略材料攻堅工程,重點布局光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三大領域;實施先進基礎材料筑基工程,重點布局精細化工材料、先進金屬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三大領域;實施前沿新材料領航工程,重點布局高性能纖維及制品和復合材料、石墨及石墨基材料、3D打印材料及高熵合金材料,支持發展室溫超導、智能仿生、液態金屬、氣凝膠材料等多個領域。
在主要任務方面,聚焦新材料產業三大方向,按照分類施策原則,立足供應鏈、重構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開展十大行動,通過持續完善體制機制、強化要素保障、加大科技攻關、優化產業生態等系列組合拳,系統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開展產業規模擴容行動,招引鏈主企業的上下游配套企業和國內外新材料領域龍頭企業落戶,支持重大項目達產擴能;開展龍頭企業引領行動,支持鏈主企業在重塑產業鏈上發揮引領帶動作用;開展創新能力突破行動,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開展前沿領域布局行動,依托在鄂高校、科研機構,開展新材料前瞻性研究;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行動,鼓勵優勢企業參與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支持圍繞技術成果轉化組建中試基地;開展企業孵化培育行動,培育新材料產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小進規”企業,推動新材料企業上市;開展發展協同推進行動,支持產業鏈大中小企業聯合科研機構、高校等共享信息和資源;開展檢測能力升級行動,建設一批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和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開展場景建設賦能行動,落實國家重點新材料首批次保險補償試點工作,逐步建立湖北省前沿新材料產品的質量、責任風險保險機制;開展產業集群打造行動,支持有關園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優化,推進新材料制造業鏈式集群發展。
《行動方案》還提出了切實加強統籌協調、搭建產融對接平臺、推動國際國內協同、強化人才培育引進、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保障措施。
湖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權表示,下一步,湖北省商務廳將全力推進全省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為湖北省建設制造強國高地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
此外,湖北省經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江斌表示,湖北省經信廳作為新材料產業的行業主管部門,在培育發展壯大新材料產業方面將重點做好加強科研平臺建設,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實施補鏈延鏈強鏈,壯大新材料產業規模;提升龍頭企業競爭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這三大方面展開工作。其中,在龍頭企業培育方面,將積極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鏈主企業。支持武鋼有限打造汽車用鋼、工程用鋼、高端壓延鋼、精品薄材“四個百萬噸”專用鋼產品群,實現“千億跨越”,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城市森林濕地鋼廠。支持大冶有色做大做強銅延伸產業鏈,實現營收超千億元目標,躋身全國銅行業第一方陣。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黎)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