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碳酸鈣作為一種優良的粉體填料,具有色白質純、易于著色、化學性質穩定、成本低廉、粒徑和粒子形狀可以控制等優勢,在塑料、涂料、油墨、造紙、橡膠等領域廣泛應用。
1碳酸鈣行業發展現狀
行業發展之初,碳酸鈣企業都圍繞礦山資源建立,長期粗獷生產,企業分布小、散、亂,對高質量發展道路探索較少。后來經過長期的治理整頓、兼并重組,特別是近幾年來的產業升級改造,很多小、散、亂、污企業被淘汰出局,產業集聚度顯著提高,企業生產技術和產品附加值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若放眼全球,國內碳酸鈣行業要走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還很長,且其中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碳酸鈣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需求量最大的綠色非金屬礦物功能材料,因其應用領域廣、需求量大、創新產品附加值高,是極具發展前景的礦物功能材料之一。另一方面,我國碳酸鈣行業依然存在著低端原輔材料產品產能過剩,高值化、系列化礦功能材料產品開發應用遲緩,行業科技創新總體實力不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弱,高端領軍人才匱乏等一系列尚待突破和逾越的障礙。
2產業聚集區已邁入高質量發展之路——機遇
7月19日,廣西賀州市人民政府印發《賀州市加快碳酸鈣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十四五”期間,賀州市將重點發展塑料制品(塑料母粒)、可降解新材料、人造石(板)、涂料(油墨)、食品醫藥、化肥飼料、固廢綜合利用材料等下游應用產業。大力發展化工、機械裝備等配套產業和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發展天然石材和碳酸鈣粉體兩大傳統優勢產業,重點培育和引進高端天然石材,超細碳酸鈣、改性碳酸鈣、納米碳酸鈣等高端碳酸鈣產業。
除此之外,《方案》還強調,要規范行業發展秩序、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加快提質增效步伐、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加大金融財稅支持等一系列存進碳酸鈣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科學舉措。
值得肯定的是,除了廣西省,國內其他省份碳酸鈣產業聚集區的高質量發展進程也在不斷加速。例如:雅安打造“西部碳酸鈣產業高地”,江西、廣東兩省超細重鈣和納米碳酸鈣品牌效應初顯,河南、安徽、浙江地區重鈣、輕鈣、納米鈣產品線連成一片等等。在這些聚集區,其生產技術、裝備明顯高于大部分“小、散、亂”企業,鈣粉原材料與下游產品之間的“距離”更短,應用水平更高。
3碳酸鈣準入門檻提高+環保壓力+產品附加值提升緩慢——挑戰
目前,國內普通碳酸鈣產能依然過剩,國家環保、安監、綠色礦山等政策形勢日益趨嚴,全國各地碳酸鈣產業整治進入實質性階段,“小、散、亂、污”企業基本處于淘汰邊緣。另外,2019年10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目錄(2019年本)》將碳酸鈣項目列入限制類條目,這意味著新建和擴建碳酸鈣項目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甚至被禁止。根據往年變化趨勢看,除了廣西外,河北、河南、湖南、浙江等各地方政府和碳酸鈣行業協會也將進一步制定更為嚴格的準入門檻,以規范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從產能準入門檻拉坎來看,廣西已經立下“規矩”,重質碳酸鈣為30萬t/a;輕質碳酸鈣為20萬t/a,其中單線產能為10萬t/a;納米碳酸鈣為5萬t/a。
除了上述“不可抗力”因素,面對碳酸鈣產品附加值提升的巨大挑戰,企業又該如何迎接?目睹現在的發展機遇企業負責人又該如何把握?答案是精品碳酸鈣?是功能化納米碳酸鈣?是粉體加工裝備升級?是上下游聯合建企業?還是“吃干榨盡”的產業鏈?
3月16~17日,第二屆全國碳酸鈣產業高值化發展交流大會將在河南·南陽舉行,屆時華東理工大學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楊永和將在大會上做“碳酸鈣行業高質量發展機遇和挑戰”專題報告,全面分析碳酸鈣行業發展現狀,以高附加值產品生產及先進加工設備應用為案例,給企業提供可參考的解決方案,一對一解答參會人員疑問。
專家介紹
楊永和,華東理工大學超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超細細粉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分中心總經理。歷任,安徽華明超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上海和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代表性項目:硅橡膠用納米碳酸鈣制備技術,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功能性聚烯烴納米母粒,上海市科技成果;高檔膠印油墨用納米碳酸鈣的合成及產業化,上海市科技成果;橡塑用納米活性碳酸鈣制備技術,上海市科技成果;橡塑用SP-200超細活性碳酸鈣,上海市優秀新產品。
其中,高檔膠印油墨用透明級納米碳酸鈣、硅橡膠用納米碳酸鈣、溶劑型油墨用透明級納米碳酸鈣制備技術等為國內首創,打破國外壟斷。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