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7月以來,A股上市企業陸續發布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截至目前,披露相關數據的企業數量已達上千家,其中光伏概念股、鋰電池概念股、風電概念股企業業績表現突出。中信證券指出,光伏、汽車及零部件、半導體等細分領域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亮點較多。
光伏:投資增加需求旺盛
截至目前,A股光伏概念股中有129家企業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其中,101家企業實現盈利,占比達78%。84家企業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同向上升,占比約65%。33家企業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實現翻倍增長,占比約1/4,涵蓋亞瑪頓、晶盛機電、特變電工、大全能源、通威股份、雙良節能等光伏產業鏈上中下游領域企業。
大全能源稱,2022年光伏市場持續增長,高純多晶硅料供應緊缺,多晶硅市場價格持續上漲。此外,公司新項目年初達產,新產能釋放帶動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約80%。得益于硅料銷售的量利齊升,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通威股份表示,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長,疊加新產能的釋放,公司高純晶硅業務實現量利大幅增長。同時,公司電池片業務滿產滿銷,出貨量同比增長,大尺寸產品占比提升,盈利能力同比顯著增強。
晶澳科技指出,公司業績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主要系光伏產品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光伏組件出貨量同比實現較大幅度增加,加上產品價格上漲,收入顯著增長。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表示,上半年,我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太陽能發電項目投資631億元,同比增長283.6%。預計未來4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超3.44億千瓦,在前景向好的情況下,企業產能擴張意愿強烈。據初步統計,2021年初至今,我國光伏擴產項目超300個。
鋰電池:供不應求擴大產能
數據顯示,58家鋰電池概念股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44家企業實現盈利,占比約76%。42家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同向上升,占比72%。
中原證券認為,在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持續增長的背景下,相關企業業績向好。受政策紅利、消費者認同度提升等積極因素影響,1月—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合計銷售259.1萬輛,同比增長116.97%。預計我國新能源汽車性價比的持續提升,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將達550萬輛,保持增長態勢。
山西證券指出,目前,鋰電池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企業紛紛擴大產能。原材料方面,國內新能源車對成本更為敏感,磷酸鐵鋰的需求相對于三元前驅體更為旺盛,價格在高位運行。正極材料、電池電芯價格有所提升,電池生產企業與三元正極企業毛利率有所好轉,預計后期鋰電池產業鏈相關公司將量價齊升。
據2022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新宙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83億元—10.27億元,同比增長125%—135%。對此,新宙邦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高度景氣,公司電池化學品市場訂單增加,產銷量同比大幅增加。
容百科技也強調了新能源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對業績的拉動作用。“下游需求旺盛,公司訂單量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伴隨公司新建產能逐步釋放,高鎳三元正極產品的價格和產銷量較上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規模效應及供應鏈管理的優化綜合帶動降本增效。”
風電:招標量超預期市場持續挖潛
截至目前,A股風電概念股中有34家企業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20家企業實現盈利,占比約59%。22家企業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同向上升,占比約65%。
節能風電發布公告稱,預計公司2022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9億元—10.8億元,與上年同期會計準則變更追溯調整前相比,同比增長54%—84%。上半年,公司業績較大增長,主要系因新增陽江南鵬島30萬千瓦海風及陸風83萬千瓦項目全容量并網投產帶來的上網電量增加所致。同時,澳洲子公司售電單價上漲,帶動收入增加。
湘電股份業績也十分亮眼。1月—6月,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1.25億元—1.46億元,同比增加97.32%—130.47%。湘電股份表示,公司產品結構調整,毛利率上升,銷量增加,收入增長明顯。
國融證券指出,今年風電招標量超預期,下半年產業有望迎來高景氣。前6月,國內風電行業累計招標量約5000萬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約4300萬千瓦,海上風電約600萬千瓦。7月前兩周,國內光伏招標規模達370萬千瓦,其中陸風290萬千瓦,海風80萬千瓦,市場前景廣闊。
節能風電表示,未來將加大開發力度,不斷開發我國中東部和南部地區項目。截至2021年底,公司可預見的籌建項目裝機容量合計可達297萬千瓦。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文正)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