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玻璃深加工技術研究所是在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玻璃院、國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術中心平臺基礎上組建發展而成,經過50多年的不斷繼承創新,隨著眾多具有新鮮活力年輕人的加入,研究方向更加廣泛,業務范圍不斷擴大。
一、主要業務
目前主要業務為特種玻璃及玻璃深加工技術產品開發,以及微晶玻璃開發、冶金廢棄物綜合利用等系列研究方向,成功開發出納米硅復合防火玻璃、全鋼化真空玻璃、低溫無鉛封接玻璃、高鋁高強玻璃、鋰鋁硅透明微晶玻璃、高爐礦渣石材、輕質泡沫玻璃陶瓷等技術產品。研究室配備了齊全的玻璃、陶瓷制備、加工和分析測試設備,依托建材總院、綠色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玻璃科學研究院等多個國家級科研單位和技術平臺,為玻璃、陶瓷材料的性能檢測、結構表征和機理分析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二、研究課題及方向
(1)玻璃深加工技術
復合防火玻璃、真空玻璃;熱彎成形、物理鋼化、化學鋼化、玻璃表面鍍膜、綜合增強技術等。
(2)特種玻璃及粉體
低溫無鉛封接玻璃、超低溫鉛系封接玻璃、中高溫硅酸鹽系封接玻璃粉等;金剛石、CBN、碳化硅用砂輪粘接劑;玻璃焊料及玻璃預制件。
(3)陶瓷及泡沫玻璃陶瓷
建筑陶瓷、泡沫陶瓷、泡沫玻璃、泡沫玻璃陶瓷(微晶玻璃)、輕質保溫多孔材料等。
(4)微晶玻璃開發
礦渣微晶玻璃、LAS微晶玻璃、CAS微晶玻璃、玄武巖鑄石。
三、項目開發
1.全鋼化真空玻璃制備技術及產線
圍繞真空玻璃制備中邊部封接、支撐物布放、真空抽氣封口三個關鍵工序,相繼提出了以紅外輻射加熱快速封接技術為核心的高效制備解決方案,結合新型無鉛紅外吸收封接材料、尺寸自適應熱變形支撐材料及其快速印制系統等關鍵材料與裝備的研發,形成無鉛全鋼化真空玻璃高效、低成本制造集成技術,在核心材料、工藝、裝備等方面獲得專利授權10余項,真正為真空玻璃大規模產業化和高品質安全環保型真空玻璃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健康可行的發展路徑。
2.復合防火玻璃技術及產品
依托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打破國外高端防火玻璃產品壟斷,發明納米二氧化硅微粉分散液制備高模數無機中間層材料技術,確定了以水玻璃為膠層的主要成分和輔助添加劑選取,形成硅酸鉀及原位灌注反應法制備高性能復合防火波哦里的成套技術工藝。復合防火玻璃通透性好,無微泡,固含量高,界面結合力強,性能達到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擁有多項獨立知識產權。
3.低溫封接玻璃/玻璃粘結劑
封接玻璃又稱焊料玻璃,通常用于玻璃、金屬、陶瓷、晶體等不同材料之間的焊接、密封、絕緣、包覆等。封接玻璃的封接溫度可從350~980℃,熱膨脹系數從30~110×10-7/℃之間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材料的封接要求。
本課題研發的無鉛低溫封接玻璃,采用鉍鋅硼玻璃制成,封接溫度450~460℃,膨脹系數83×10-7/℃,屬于無毒無害環境友好型封接玻璃。該玻璃取代目前使用的含鉛玻璃,用于電子元器件或真空玻璃的氣密性封接,可從根本上消除了傳統低溫封接玻璃的鉛污染,是實現低溫封接玻璃無鉛化的最佳選擇。幾大特點如下:
(1)無鉛封接玻璃;
(2)封接溫度可調范圍400~500攝氏度;
(3)封接料熱膨脹系數可調40~200*10-6/k;
(4)特定波段紅外吸收特性,紅外快速封接。
真空玻璃封接樣品
鋼化玻璃封接樣品
閥門觀察窗口封接樣品
4.利用冶金廢渣生產綠色石材工藝項目
獨特的熔融熱渣調質工藝,廢渣顯熱利用率100%;礦渣利用率占總原料重量比高于60%,首次實現高鈣廢渣70%添加量;可控的顯色、顯晶工藝,多種冶金廢渣制備黑色、白色、紅色等彩色石材;高鈣廢渣和高鈦和高鐵含量廢渣的突破。
綠色礦渣石材
紅色礦渣石材
大尺寸礦渣石材
5.輕質保溫泡沫玻璃陶瓷外墻磚/裝飾板/砌塊
輕質節能保溫陶瓷以普通粘土質礦物(生產普通陶瓷磚的原料即可)為主要原料;也可利用尾礦(粉煤灰、煤矸石、鐵礦尾砂等)、廢渣(高爐渣、有色冶金廢渣等)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為主要原料,再加入少量添加劑,經配料、成型、燒結而成。該材料內部內部諸多具有諸多完全封閉的氣孔,每個密閉的氣泡都能起到隔熱效果,它具有重量輕、機械強度高、隔熱保溫效果好、不吸濕、不生霉、可沖洗、耐腐蝕、不燃燒、不老化、無毒、無放射性、可在潮濕環境、振動環境下使用等優良理化性能。
結語
研究所承擔了多項玻璃材料技術相關的國家攻關課題和橫向開發項目,本著“科技領先,服務建設”的研究開發宗旨,全所人員以認真嚴謹、實事求是、大膽創新為工作原則,將一如既往,以國家、單位和社會企業最急需的技術難題為首選,全力攻關,為我國玻璃事業的發展做出努力!
參考來源:玻璃深加工技術研究所官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心)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