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新材料泛指新研發的具有優異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作為國民經濟先導性產業和高端制造及國防工業等的關鍵保障,新材料是各國戰略競爭的焦點。
新材料高速增長擎起產業未來
在人類發展史中,新材料推動了3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的文明發展進程起到了非常重大的推動作用,是人類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對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起著關鍵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近年來,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總產值從2010年的0.65萬億元飛速發展到2017年的3.1萬億元,年復合增長超過25%。在產業政策的促進下,將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預計到2025年產業總產值將達到10萬億元,并保持年均增長20%;到2035年,我國新材料產業總體實力將躍居全球前列,新材料產業發展體系基本建成,并能為本世紀中葉實現制造強國提供基礎支持。
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布局
2015年5月,《中國制造2025》提出,以特種金屬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種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先進復合材料為發展重點,加快研發先進熔煉、凝固成型、氣相沉積、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備關鍵技術和裝備,加強基礎研究和體系建設,突破產業化制備瓶頸。積極發展軍民共用特種新材料,加快技術雙向轉移轉化,促進新材料產業軍民融合發展。高度關注顛覆性新材料對傳統材料的影響,做好超導材料、納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戰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礎材料升級換代。
而新材料產業的“十三五”規劃作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5大理念,緊緊圍繞重大工程建設、民生發展、環境保護的需求,以提升材料支撐保障能力這一目標為導向,壯大新材料產業。經過多年努力,我國新材料產業逐漸在國際產業布局中從低級向高級發展。
未來,新材料的重點發展方向是解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當務之急,重點針對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運載裝備及高端制造設備的發展需求,實施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3個優先方向。
重點針對清潔能源、智能電網、智能制造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需求,發展一批關鍵戰略材料。如高端裝備用特種合金、高性能分離膜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一代生物醫用材料、先進陶瓷和人工晶體、稀土功能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先進顯示材料等。
針對傳統材料升級改造,發展一批先進基礎材料。如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石化材料、先進建筑材料和先進輕工材料和紡織材料等。
為搶占制造業戰略制高點,發展超導、納米、石墨烯、3D打印等前沿新材料。
硅基新材料產業發展與政策
硅基是我國近些年來興起的新材料,涉及到包括建筑、新能源、電子信息等多個領域,具有非常廣闊的產業發展前景。
高載能的硅產業
來源:硅業分會
目前國內硅產業正處于階段性需求疲軟,新舊動能轉換階段。硅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調整進一步加快,產業向西部戰略性轉移以及強強聯合的產業一體化已經成為未來硅產業發展的趨勢。隨著國內工業硅、多晶硅、硅片新產能的陸續釋放,產業中強強聯合的格局也正在形成。目前以新疆、內蒙、云南、四川四大產業基地的格局基本確定。
在國家支持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背景下,硅產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企業要更加苦練內功,堅持高質量發展,提升企業和整個產業的競爭力,迎接未來更加嚴峻的挑戰和更加光明的前景。
2019年10月30-31日,中國粉體網將于江蘇徐州舉辦“2019全國石英大會”,屆時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材料工業研究所肖勁松所長將作《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與政策解讀》報告,重點解讀硅基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與政策。
肖勁松個人簡介
肖勁松,賽迪智庫原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北京大學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主要從事新材料產業、工業經濟、區域發展戰略研究。
賽迪智庫原材料工業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事業單位中首家設立專門從事原材料工業研究的機構。主要從事國內外原材料發展戰略、規劃、政策、行業管理、市場、應用、兩化融合等研究,研究范圍涵蓋鋼鐵、有色、稀土、石化、建材、新材料等領域。研究重點包括原材料工業及細分產業或園區的發展戰略、產業規劃、政策法規、經濟運行、投融資并購、產業聚集與轉移、國際比較等,致力于為中央及地方政府、企業提供有關行業管理方面的政策及對策建議。
參考資料:
中商產業研究院.《2019版中國新材料相關政策匯編》出爐!
硅業分會.2019年中國硅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胡英.我國新材料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黑金)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