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涂料采購網了解,現在涂料行業準備賣廠的企業越來越多了。近日廣東匯龍涂料要被宣偉收購的消息傳出,雖然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結果,但不禁讓人深以為然,作為國內木器漆龍頭的廣東匯龍,如今也要進入賣廠的階段?接下來,還會有多少涂料企業想要賣廠?未來的并購、收購怕是會成為涂料行業的一種常態。
從今年八月底公布的涂料上市公司財報中不難發現,不少涂料企業的營收呈現下降,凈利潤下滑,可以看出,雖然有企業獲得了營收的增長,但是全行業的增長勢頭都在放緩。最近幾年,在經濟下行、經營困難和環保高壓等多重壓力下,涂料企業發展信心動搖,關停、轉產的情況越來越多。一部分涂料企業開始考慮賣廠,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部分企業中,還有很多是已經進入化工園區的企業也開始賣廠,而這種現象其實比想象中的還要多。
以前進入化工園區的門檻低,各地政府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鼓勵化工企業退城入園。已經進入園區的企業,把園區當做“護身符”,以為入駐園區就可以一勞永逸,不會再被環保嚴查和關停。但是隨著環保形勢的日漸嚴峻,環保不合規的化工園區也遭到了嚴查,甚至永久性的關停、撤銷。據悉,在今年5月份被責令整改的灌云、灌南兩地化工園區內的企業,至今仍未恢復生產。事實證明,化工企業進入了園區只是便于集中管理,一旦園區內的任何一家企業出現環保違規問題,其余的企業都要跟著“遭殃”。對園區內的企業嚴查,而對園區外的更是直接關停取締。
隨著各地環保政策的加緊,更多的涂料企業被要求搬遷進入化工園區或者關閉退出,很多時候企業主動選擇退出,徹底不干了。縱觀近年來的政策環境,都促使涂料企業走向環保發展的道路,但部分涂料企業在轉型升級時,無法做出適當的調整,或因經營不善而破產倒閉,最終只能賣廠或者尋求合作。成功的,相當于找到了靠山,可以繼續發展,而那些沒有被并購成功的,必將淘汰出局。
近年來我國經濟形勢持續下行,當前外部面臨著特朗普貿易戰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壓力,內部面臨著投資和消費增長乏力的困難,企業經營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高企成為影響市場信心的主要矛盾,大家普遍認為實體經濟賺錢越來越難了。
由于持續的環保督查疊加經濟下行等各方面的壓力,讓下游及終端市場上的消費需求有所降低,同時,原材料價格逐年上漲,2018年的原材料價格更是延續了去年的漲勢,一直居高不下,在利潤和需求同時萎縮的情況下,涂料企業的發展舉步維艱,涂料企業面臨各種成本的上升,各種稅收加重等制約問題,稍有不慎就會陷入資金鏈斷裂的泥潭。也就出現了很多企業委托涂料采購網賣廠,如果企業能夠通過并購、資產重組等把握住機會,或許能令企業起死回生,也會是規模和利潤的雙豐收。
涂料行業在經歷了環保風暴、漲價潮的情況之下,僅2017年就有3000多家小型涂料企業宣告破產,無異于是一場行業的大洗牌,并且這場洗牌大戰將持續較長的時間,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賣廠退出,對于如今的涂料企業來說,面臨著“賣廠潮”的到來,如果不提升產品質量、不改善經營管理、不提升服務體驗,必然會被市場拋棄。企業今天很難,明天會更難,不知同樣身在涂料行業的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而如何退出,或許正在成為涂料企業接下來所必須面對的問題。(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