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當前,內蒙古自治區正在加快推進區內稀土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久前,包頭市宏博特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與俄羅斯國家能源公司歐坦克集團公司就共同開發吉爾吉斯稀土礦已簽署合作備忘錄,項目籌建工作進入快車道。此舉標志著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內蒙古在稀土領域國際產能合作這一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重要支點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悉,宏博特公司通過與俄羅斯歐坦克公司的合作,將擁有吉爾吉斯庫杰塞依Ⅱ號稀土礦開采權,雙方將合作共同開發這一稀土礦,計劃每年開采60萬噸原礦,并建成6500噸/年碳酸稀土的生產線。
當然在這之前,中國有色集團“走出去”已先走一步,該公司先后與蒙古國、緬甸、吉爾吉斯斯坦等中國周邊國家相關企業聯手,致力于在稀土礦的開發、國際工程技術承包、國際勞務合作、進出口等業務方面,與這些國家進行合作,且中國有色集團近兩年在這些方面的利潤占比增幅明顯。
作為我國一項長期國家戰略,“一帶一路”的加速實施并陸續在一些沿線國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將為我國稀土產業的發展注入強大動力。而作為全球稀土業的龍頭“老大”,我國稀土產業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借勢融入“一帶一路”,擺脫行業遭遇發展滯后等問題,包頭宏博特公司和中國有色集團做了很好的嘗試,值得同行業借鑒。
業界專家王曉鐵認為,稀土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大有作為。當前,世界稀土產業和市場格局開始發生巨變。在世界多元化稀土資源開發和開拓稀土應用市場方面,我國都具有足夠的國際合作和競爭優勢,全方位“走出去”,不僅有利于稀土產業調整升級,還可以掌控全球稀土市場更多的話語權。
其實,我國部分稀土企業正大膽實施“走出去”戰略,如樂山盛和稀土股份有限公司聯手美國公司組成的財團,以2050萬美元競得美國芒廷山口稀土礦的控制權。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國擁有的跨國公司數量和規模是衡量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該國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獲取支配全球資源權利的重要工具。因此,我國企業通過境外投資,在拓展國際化業務、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開拓企業發展空間的同時,也為促進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密切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交往發揮了積極作用。
事實上,“一帶一路”目標下的稀土市場的國內外互通互聯,隨之而來的市場信息、物流信息、交易信息海量增加,這樣可倒逼稀土企業進行升級改造,加大生產與流通環節信息化、網絡化、現代化管理,為稀土企業從深度和廣度上挖掘國際市場潛力提供便利。
隨著有進有出的稀土進出口貿易格局的形成,我國稀土生產流通領域的數據化、信息化、遠程化、自動化管理水平會不斷增強,企業整合資源,細分市場、高效運營的能力會大大提升,稀土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將發生質的變化。同時,我國稀土企業“走出去”參與其他國家的開發和合作既是雙贏的結果,也是我們贏得國際市場話語權的重要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