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表示,雙方均支持美國企業前往阿富汗開發稀土礦。
稀土元素在地殼中豐度并不稀少,只是較為分散,世界上分布極不均勻。其中我國稀土礦儲量3600萬噸,占世界儲量的43%,雖排名世界第一,但遠談不上獨占。除中國居世界之首外,美國、印度、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埃及等幾個國家的稀土儲量也很豐富。
世界稀土資源分布情況
中國是目前全球稀土主產國,近幾年來,中國稀土占據全球產量均超過 80%。 2016年中國稀土礦石產量為 10.5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 88.91%。2017年1-8月中國出口稀土34757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3%。主要出口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及歐盟一些國家。
美國也是世界上稀土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稀土儲量位居世界前三的美國,多年來卻鮮少打開采本土稀土礦的主意,主要依賴進口。2016年,美國并未在國內開采稀土,導致2016年美國稀土化合物出口大幅下降,但進口量同比增長6%。其中,自中國進口稀土占比72%。早在2011年,美國地址勘探局就宣布在阿富汗發現儲量十分可觀的稀土礦。中國開始限制稀土出口后,美國終于又將目光轉移到了阿富汗稀土礦資源上。
美國稀土資源豐富,但一度開采停滯
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芒廷帕斯礦是目前世界上稀土品位較高的工業氟碳鈰礦,該礦中氟碳鈰礦占12% ,方解石40% ,重晶石和天青石25% ,菱鍶礦10%以及少量其他礦種。該礦已探明儲量以及遠景儲量總計達2800萬噸礦石,稀土平均品位為8.86% REO (羅斯基爾《稀土與釔經濟》) ,礦山的開采權歸屬美國鉬公司。
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芒廷帕斯礦山一度是全球稀土第一大供應源;1966年安設了新型選礦機,該礦的稀土氧化物年產量超過1.2萬噸,幾乎壟斷了美國的稀土供應,且占據全球稀土供應量的60%以上,使得美國取代南非成為世界最大的稀土元素供應商。芒廷帕斯礦區從1998年之后產量銳減,2000年時產量已經降至5000噸。但它在2002年至2007年間停工五年,雖然2010年底恢復了開采,但規模一直不大。
大量進口稀土資源,多數從中國進口
從出口國家和地區看(下圖),美國是進口稀土量量最大的國家。中國供應全球90%多的稀土,而出口美國數量占30.28%,出口額占16.23%。出口日本數量占29.7%,出口歐洲國家占24.34%。
稀土產品出口量按國家和地區排序
如此看來,美國稀土礦并不匱乏,稀土的耗費量也很高,然而自己卻并不開采,卯足力氣大量從國外進口。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中國稀土資源豐富,優質價廉
“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句看似可喜的話語是造成如今中國稀土市場尷尬局面的原因之一。稀土資源相當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對稀土的認識普遍停留在與一般礦產資源平對對待的認知上。為了“出口創匯”、搶占國際市場份額,中國稀土價位自1992年每噸11700美元跌至1996年的7430美元。從90年代至今,稀土出口量增長了10倍,二價格卻還不到當初價格的六成。珍貴的稀土被以相當低廉的價格出口海外,被其他國家大口吞食。
中美兩國稀土開采成本相差巨大
美國現在稀土的生產成本大概是每噸35萬元人民幣左右;
美國生產一噸稀土的環境恢復成本,大概是每噸175萬人元民幣;
美國的生態化生產一噸稀土的成本,大概是每噸210萬元人民幣;
中國的稀土生產成本大約是每噸8萬元人民幣;
中國生產一噸稀土的環境恢復成本,專家認定大概是每噸40萬元人民幣;
中國的生態化生產一噸稀土的成本,大概是每噸48萬元人民幣;
國際現貨市場,每噸稀土氧化物的加權平均價格是110萬元人民幣;
中國現貨市場,每噸稀土氧化物的加權平均價格是30萬元人民幣。。。 。。。
面對高額的開采成本和現有的、低價的稀土資源,美國當然不會自己開采。
開采稀土帶來的環境污染嚴重
稀土的開采、提取對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以我國南方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為例,這類礦床規模大、分布廣、中重稀土配分高、易采選。自上世紀70年代初被發現以來,迅速形成了一種新的稀土資源開發行業。其開采先后經歷了池浸、堆浸和原地浸礦工藝三種不同的工藝技術。三種工藝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毀滅性創傷,僅靠自然恢復植被極其困難。而植被破壞后容易造成礦區水土流失從而荒漠化。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稀土礦萃取分離生產過程中,使用大量的酸堿、萃取劑等化工原材料,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渣對環境污染更加嚴重。
美國的戰略資源儲備計劃
美國一直想讓中國出口寶貴的戰略資源,來滿足美軍對新銳武器的需求。如果真這么做,是對中國安全利益的雙重損害,一方面,中國的稀土資源少了;另一方面,美軍可能用來對付中國的新銳兵器就增多了。
美國是世界軍事和科技綜合力量最強的國家,稀有金屬對美國的重要性早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從2008年到2015年,美國著重于建立美國稀土供應多元化體系,擺脫對中國的依賴,恢復并擴大國內的稀土生產,同時向中國以外的國家提供資金與技術援助并取得這些國家稀土礦產的穩定供應。
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優勢礦產資源,我國按照保護性開采特定礦種管理相關規定,2017年繼續對稀土礦、鎢礦實行開采總量控制。而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不斷增強,2012年“稀土案”絕不會重演。美國終于將目光稍移瞄準了阿富汗的稀土礦,繼續擴大自己的稀土儲備;而對于阿富汗來說,它可能會阿富汗百姓帶來財富,也可能會讓阿富汗淪為資源爭奪戰新的戰場。稀土礦到底給阿富汗帶來了富裕還是帶來新的不穩定因素,將難以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