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277
- 騫偉中 教授
研究方向:(1) 碳納米材料(碳納米管,石墨烯)制備技術及其金屬基復合材料 (2) 超級電容儲能用碳納米電極材料、離子液體電解液及新型集流體開發 (3) 碳基復合吸附劑處理工業三廢技術開發 (4) 微納米分子篩合成及甲醇制芳烴催化劑開發 (5) 多段流化反應器技術及產業化(苯胺合成,甲醇芳構化,甲烷芳構化,甲醇合成,氯乙烯合成,間苯二腈及百菌清合成,氫氧復合,六氨氯化鎂分解等)
關注:156 - 關注:211
- 樊貞 研究員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為信息功能材料、器件及類腦計算應用。該方向涉及材料、微電子、物理、人工智能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符合國家重大需求,也是當前研究熱點。在該方向的主要學術貢獻包括: (1)研制出感存算一體鐵電光伏傳感器網絡,實現零能耗圖像感知與實時處理。 (2)研制出全鐵電儲備池計算系統,實現準確、低功耗的時序信息處理。 (3)提出拓撲相變憶阻器性能調控新方法,實現神經元和突觸應用。
關注:119 - 潘春躍 教授
研究方向:[1] 特種功能涂料與粘結劑的制備與應用研究 [2]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鋰離子二次電池等關鍵材料(光敏染料、電子或空穴傳輸材料、固態電解質材料等)的制備與應用 [3] 功能性微孔聚合物材料制備及其在光催化、電化學等領域的應用
關注:212 - 王明存 副教授
研究方向:1. 基于生物質材料的熱固性結構高分子及其復合材料基體應用:從生物質材料(如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或腰果酚等)提取適合作為反應性單體的化合物,通過化學改性或聚合反應制備熱固性高分子,研究分子結構、流變性、熱固化和力學性能等,為高性能復合材料提供綠色可再生基體樹脂。 2. 陶瓷前驅體的設計、合成與陶瓷基復合材料制備:新型碳化硅前驅體的合成、作為碳化硅復合材料基體的復合工藝研究;含高熔點過渡金屬陶瓷前驅體的分子設計、合成與復合材料應用;BN白石墨烯的陶瓷前驅體制備與轉化研究;陶瓷前驅體制備自固化前驅體涂層。 3. 納米孔熱固性樹脂的設計、合成與復合材料應用:基于杯芳烴的納米孔熱固性聚合物的合成與復合材料應用;超支化剛性納米孔熱固性樹脂的分子設計、制備與復合材料應用,包括納米孔馬來酰亞胺、納米孔聚酰亞胺、納米孔氰酸酯和納米孔酚醛樹脂等。
關注:166 - 關注:330
- 關注:265
- 朱晨杰 教授
研究方向: 1)生物質催化及高值化利用:開展基于木質纖維類生物質資源的預處理、纖維素類糖基平臺化合物催化轉化、木質素催化轉化及木質素基新材料的研發; 2)人工輔因子工程: 開展人工輔因子的理性設計、作用機制及其介導的先進生物催化
關注:480 - 關注: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