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盡管國內外鈦白粉需求表現旺盛,但由于全行業所面臨的原材料大幅漲價的狀況仍在繼續,尤其是硫磺價格的飆升,使鈦白粉生產企業承受著巨大的生產成本壓力,加之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環保治理方面所采取的宏觀政策,鈦白行業還必須面對環保和清潔生產高投入低回報的事實,當前,鈦白粉的生產已到了無利可圖的階段,如何擺脫困境,走出低谷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事實上,我國的鈦白產業已步入了一個新的行業發展周期。近期,行業應關注以下工作:
1、成本與價格
進入2008年,硫磺和鐵粉價格不斷上漲導致鈦白粉生產成本急劇增加,這一因素推動了鈦白粉價格行情的提升,行業內平均提價幅度在300~l000元/t不等,但鈦白粉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已非常有限,這主要受到以下兩方面因素的限制:第一是國家取消出口退稅的情況下,大部分企業把銷售主戰場放在了國內,國內市場競爭激烈,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2008年l一3月,我國出口鈦白粉僅23566t,同比下降49%,因此,大量的鈦白粉需要存國內市場消化制約了其價格的繼續上漲;第二是國外鈦白粉制造商雖然宣布了對鈦白粉提價,但在亞太地區的價格卻遲遲不見變動,這一因素也制約了國產鈦白粉價格的進一步提升。
與此相反,硫酸法鈦白粉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硫酸,價格從2007年初的200元/t飛漲至目前l700元/t,硫磺作為硫酸生產的主要原料,據預測無論是外盤還是內盤,價格仍將保持上升的趨勢,進口硫磺的價格4月份突破了700美元(CFR),國內硫磺出廠價格會進一步向5500元/t靠攏。僅此一項,帶給鈦白粉生產中的硫酸成本的增加就高達6000元/t以上。因此,鈦白粉銷售價格的上漲遠遠無法消除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鈦白粉生產企業還必須立足自身,降本增效,同時提升產品質量,爭取為客戶和自身創造更高的平衡價值,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質量與性能
受技術裝備及開發管理不足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鈦白行業一直存在產品同質化情況,并且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層面。在國內市場出現高端產品空缺、失守;低端產品過剩、混戰的局面。在產品品種結構方面,基本上都屬“通用型”,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專用品種。過去幾年,雖然中國鈦白粉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部分企業加快了專用、高檔鈦白粉的開發和生產步伐,質量與國外同類產品比較差距不斷縮小,使我國鈦白粉行業在產品結構多元化方面有了一定進步,產品品質也有了較大提高,但同質化問題還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自身具備的人才、技術、管理條件確定企業的產品及市場定位將是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具備一定綜合優勢的企業將向金紅石型專用高檔產品方向發展,市場體現是高產品品質和優良的綜合性能,目標是替代進口;中型企業需立足走差異化發展道路,開發中檔精細、專用產品,以適應國內、國際市場的需求。而在新產品開發、產品質量性能的實現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相關高新技術產業對鈦白生產發展的配合和支持,發揮相關學科交叉的協同作用,加速自主創新和引進先進技術,不僅要注重工藝和配方的設計,而且還要注重系統的設計,要有前瞻性地全面考慮,努力把資源的有效利用、物料的最大節約、產品質量的有效提高和三廢的有效治理及回收循環利用結合起來,以系統的集成創新推動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
3、環保與發展
隨著國家環保法規的實施并不斷強化,各鈦白粉企業的生產受到日益嚴格的約束和限制。鈦白粉行業能否真正解決環保問題,實現清潔化生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對“三廢”的治理已不存在大的技術難題,最主要的是成本問題。就當前國內鈦白粉行業的原料和生產工藝路線來看,企業對“三廢”的治理,基本上是只有投入,產出和回報微乎其微。按各企業規模和原料、工藝的不同,鈦白粉產品的環保投入成本在l000元/t以上,這對生產企業來說確實是很沉重的經濟負擔。解決難題的出路是改變低檔原料路線,利用高科技手段對處理后的“廢副”進行綜合利用,從中獲取一定的經濟回報。
硫酸法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酸,數量大并且含有較多的金屬硫酸鹽,廢酸的治理與綜合利用是解決硫酸法鈦白環境污染和企業生存的一項重要的工作之一。
鑒于硫酸價格一直處于高位,廢酸濃縮后返回酸解使用對于鈦白粉生產成本的控制便具有了積極和現實的意義,初步估算,濃縮1t20%的廢酸至68%,成本在180元左右,也就是通過廢酸濃縮生產1t100%的硫酸的成本在900元,將濃縮后的廢酸與98%的濃酸配制成85%的可供酸解反應的硫酸,可使鈦白粉生產的酸耗降低0.9t,從而降低成本約720元/t。
此外,為了實現廢酸的“零”排放,還需要考慮廢酸的綜合利用,工業上比較成熟的有使用廢酸生產聚硫酸鋁鐵混凝劑、工業級七水硫酸鎂、制備紅、白石膏,同時還可制備一些工業級的硫酸鹽,生產普通過磷酸鈣、人造金紅石等。
盡管國內鈦白粉行業當前面臨的困難重重,但全球鈦白粉市場需求一直在增加,并且這種需求主要來自亞洲,尤其是中國,隨著建筑和涂料市場的發展,需求量快速增加,增長率高于全球,預計增長幅度達到10%~15%,因此國內鈦白粉行業仍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只要堅持走規模大型化、資源節約化、品質高端化、品種專用化、上下游一體化、環境清潔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國內鈦白工業的發展將是前景樂觀。
1、成本與價格
進入2008年,硫磺和鐵粉價格不斷上漲導致鈦白粉生產成本急劇增加,這一因素推動了鈦白粉價格行情的提升,行業內平均提價幅度在300~l000元/t不等,但鈦白粉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已非常有限,這主要受到以下兩方面因素的限制:第一是國家取消出口退稅的情況下,大部分企業把銷售主戰場放在了國內,國內市場競爭激烈,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2008年l一3月,我國出口鈦白粉僅23566t,同比下降49%,因此,大量的鈦白粉需要存國內市場消化制約了其價格的繼續上漲;第二是國外鈦白粉制造商雖然宣布了對鈦白粉提價,但在亞太地區的價格卻遲遲不見變動,這一因素也制約了國產鈦白粉價格的進一步提升。
與此相反,硫酸法鈦白粉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硫酸,價格從2007年初的200元/t飛漲至目前l700元/t,硫磺作為硫酸生產的主要原料,據預測無論是外盤還是內盤,價格仍將保持上升的趨勢,進口硫磺的價格4月份突破了700美元(CFR),國內硫磺出廠價格會進一步向5500元/t靠攏。僅此一項,帶給鈦白粉生產中的硫酸成本的增加就高達6000元/t以上。因此,鈦白粉銷售價格的上漲遠遠無法消除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鈦白粉生產企業還必須立足自身,降本增效,同時提升產品質量,爭取為客戶和自身創造更高的平衡價值,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質量與性能
受技術裝備及開發管理不足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鈦白行業一直存在產品同質化情況,并且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層面。在國內市場出現高端產品空缺、失守;低端產品過剩、混戰的局面。在產品品種結構方面,基本上都屬“通用型”,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專用品種。過去幾年,雖然中國鈦白粉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部分企業加快了專用、高檔鈦白粉的開發和生產步伐,質量與國外同類產品比較差距不斷縮小,使我國鈦白粉行業在產品結構多元化方面有了一定進步,產品品質也有了較大提高,但同質化問題還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根據市場需求和企業自身具備的人才、技術、管理條件確定企業的產品及市場定位將是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具備一定綜合優勢的企業將向金紅石型專用高檔產品方向發展,市場體現是高產品品質和優良的綜合性能,目標是替代進口;中型企業需立足走差異化發展道路,開發中檔精細、專用產品,以適應國內、國際市場的需求。而在新產品開發、產品質量性能的實現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相關高新技術產業對鈦白生產發展的配合和支持,發揮相關學科交叉的協同作用,加速自主創新和引進先進技術,不僅要注重工藝和配方的設計,而且還要注重系統的設計,要有前瞻性地全面考慮,努力把資源的有效利用、物料的最大節約、產品質量的有效提高和三廢的有效治理及回收循環利用結合起來,以系統的集成創新推動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
3、環保與發展
隨著國家環保法規的實施并不斷強化,各鈦白粉企業的生產受到日益嚴格的約束和限制。鈦白粉行業能否真正解決環保問題,實現清潔化生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對“三廢”的治理已不存在大的技術難題,最主要的是成本問題。就當前國內鈦白粉行業的原料和生產工藝路線來看,企業對“三廢”的治理,基本上是只有投入,產出和回報微乎其微。按各企業規模和原料、工藝的不同,鈦白粉產品的環保投入成本在l000元/t以上,這對生產企業來說確實是很沉重的經濟負擔。解決難題的出路是改變低檔原料路線,利用高科技手段對處理后的“廢副”進行綜合利用,從中獲取一定的經濟回報。
硫酸法鈦白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酸,數量大并且含有較多的金屬硫酸鹽,廢酸的治理與綜合利用是解決硫酸法鈦白環境污染和企業生存的一項重要的工作之一。
鑒于硫酸價格一直處于高位,廢酸濃縮后返回酸解使用對于鈦白粉生產成本的控制便具有了積極和現實的意義,初步估算,濃縮1t20%的廢酸至68%,成本在180元左右,也就是通過廢酸濃縮生產1t100%的硫酸的成本在900元,將濃縮后的廢酸與98%的濃酸配制成85%的可供酸解反應的硫酸,可使鈦白粉生產的酸耗降低0.9t,從而降低成本約720元/t。
此外,為了實現廢酸的“零”排放,還需要考慮廢酸的綜合利用,工業上比較成熟的有使用廢酸生產聚硫酸鋁鐵混凝劑、工業級七水硫酸鎂、制備紅、白石膏,同時還可制備一些工業級的硫酸鹽,生產普通過磷酸鈣、人造金紅石等。
盡管國內鈦白粉行業當前面臨的困難重重,但全球鈦白粉市場需求一直在增加,并且這種需求主要來自亞洲,尤其是中國,隨著建筑和涂料市場的發展,需求量快速增加,增長率高于全球,預計增長幅度達到10%~15%,因此國內鈦白粉行業仍然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只要堅持走規模大型化、資源節約化、品質高端化、品種專用化、上下游一體化、環境清潔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國內鈦白工業的發展將是前景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