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白粉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它是涂料、塑料、油墨、紙張、化纖、日化、醫藥、食品等行業生產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因此鈦白粉的生產備受各工業發達國家的重視。我國鈦白粉工業近年來發展迅速,2006年鈦白粉總產量為86萬噸,同比上漲近23%。
三重因素,鈦白粉行業面臨生存壓力
我國鈦白粉工業在發展迅速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國內絕大多數行業一樣,我國鈦白粉行業近年盲目投資較大,造成行業內低水平、低技術含量產品比重過大,小規模企業過多,低價競爭激烈,優勢產能的擴張沒有得到有效的市場實現。尤其今年,經歷了原材料上漲、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取消的影響,我國部分鈦白粉企業面臨嚴峻的考驗。此外,外資的涌入更加劇了國內鈦白粉企業的生存壓力。
目前,我國鈦白粉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有:
1、原材料價格上漲
2006、2007年全球化工行業原材料大幅度提價,杜邦等國際鈦白粉企業連續多次提高全球市場的鈦白粉價格,國內市場也受到明顯的沖擊。
鈦礦是鈦白粉的主要原料之一,硫酸法鈦白粉使用的鈦礦有鈦精礦和酸溶性鈦渣兩類。目前,我國鈦渣和鈦精礦的價格一路上揚,短短一年,鈦精礦的漲幅高達60%以上。我國雖是鈦鐵礦資源大國,但近年鈦鐵礦的開采和加工遠遠落后于鈦白粉及其他鈦系產品(海錦鈦、金屬鈦)的發展。硫酸是我國鈦白粉工業另一主要原料,由于上游原料硫磺的國際性強勢,硫酸的價格近幾年一直看漲,比2005年前至少翻一番。其他原輔材料,如鐵屑等的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2、取消出口退稅
2007年6月18日,國家發布《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鈦白粉與其他顏料制品(氧化鐵、鋅系、鉻系等)都被列入“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退稅率一律由13%降至0,這意味著鈦白粉企業凈利潤的等額下降。
此通知一出臺,在鈦白粉行業掀起了軒然大波。
對鈦白粉企業而言,通知出臺后,根據不同產品的不同規格和型號,企業必須提高每噸產品1500-2000元的價格,方能維持原有的經濟效益。7月1日此項政策正式實施后,7月份鈦白粉產品出口量大幅縮減。8月份中國出口的鈦白粉量比國家取消退稅前減少了30%,而8月份的出口均價比7月份提高了3%。部分大企業在不贏利甚至虧損的情況還出口少量產品,很多以出口中低檔次產品為主的企業難以維持經營下去。
3、人民幣升值抑制出口
自匯改后,人民幣一直保持兌美元小幅升值態勢。據悉,按匯改時8.11的匯率來計算,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已逾9%。對出口型的鈦白粉生產企業來說,本幣幣值上漲無形中提高了產品的價格,影響了產品價格的國際競爭力。
工藝落后,鈦白粉產業需升級重組
在外資壓力和原材料上漲、出口退稅取消等多重壓力下,我國鈦白粉產業遭遇發展瓶頸。這與我國鈦白粉行業工藝技術過于落后有關。
鈦白粉的生產方法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硫酸法的優點是:技術成熟,設備簡單,防腐蝕材料易解決,且可以生產氯化法不能生產卻被市場需要的躍鈦型鈦白粉。缺點是:流程長,只能以間歇操作為主;硫酸、水消耗高,廢物及副產物多,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且生產的鈦白粉質量相對較差。
氯化法的優點有:流程短,生產能力易擴大,連續自動化程度高,能耗相對低,“三廢”少,能得到優質產品。缺點是:投資大,設備結構復雜,對材料要求高,裝置難以維修,研究開發難度大。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在技術上有一定難度,基本由少數幾個大公司所壟斷。我國,除攀鋼集團錦州鈦業有限公司采用氯化法生產鈦白粉外,其余全部為硫酸法生產企業,技術水平低,只能生產低水平產品,高端產品依然靠進口來滿足。
近年來,我國鈦白粉行業低水平盲目擴大產能現象十分普遍。2006年我國鈦白粉總產量為86萬噸,與2005年相比上漲近23%,今年我國鈦白粉行業預計總產能突破100萬噸。此外,我國現處于施工、設計或籌劃等不同階段的鈦白粉項目(工程)有20多個,其中現有生產商的異地或鄰地重建或擴建項目有13個、業外加盟鈦白粉產業的新項目有14個。這些新增項目的總產能在128萬噸/年以上。如果這些項目都能按計劃實現,到2010年,我國鈦白粉總產能將高居全球之首。
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產品成本上升,我國國產鈦白粉國際競爭力受到嚴重影響,很多企業不得不轉入內銷。然而,國內市場需求畢竟有限,突然擴大的供給加劇了國內鈦白粉銷售競爭的殘酷性。在上述一系列風險因素存在的情況下,我國鈦白粉產業將面臨著一個重新洗牌的局面,那些資金實力強、技術含量高、有一定市場份額的鈦白粉生產企業將經受住這些風險的考驗,而那些靠低端產品、價格競爭為生存手段的企業將會面臨經營困難的局面。
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鈦白粉工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凸現了四大矛盾:行業快速發展與資源緊缺的矛盾,環保要求與“三廢”治理不力的矛盾,市場需求與產品結構失衡的矛盾,行業技術進步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因此我國鈦白粉工業今后要走規模大型化、資源節約化、品質高端化、品種專用化、上下游一體化、環境清潔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逐步解決上述矛盾和問題。鼓勵企業發展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加快行業重組,向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我國已有鈦白粉生產企業70余家,以中小企業偏多,產業集中度低、布局也極不合理。并購重組、組建集團,能有效緩和當前供需矛盾,又能不斷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鈦礦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我國要加快建立原料基地,實現原料的優質化、多元化。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降低資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推動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同時,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實現產品深度開發,使品種結構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發展。最后,企業應理性對待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是必然的趨勢,行業應該理性地對待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在出口策略、產品定價、新產品開發和節能降耗等方面積極應對,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此次退稅調整帶來的不利影響。
三重因素,鈦白粉行業面臨生存壓力
我國鈦白粉工業在發展迅速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國內絕大多數行業一樣,我國鈦白粉行業近年盲目投資較大,造成行業內低水平、低技術含量產品比重過大,小規模企業過多,低價競爭激烈,優勢產能的擴張沒有得到有效的市場實現。尤其今年,經歷了原材料上漲、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取消的影響,我國部分鈦白粉企業面臨嚴峻的考驗。此外,外資的涌入更加劇了國內鈦白粉企業的生存壓力。
目前,我國鈦白粉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有:
1、原材料價格上漲
2006、2007年全球化工行業原材料大幅度提價,杜邦等國際鈦白粉企業連續多次提高全球市場的鈦白粉價格,國內市場也受到明顯的沖擊。
鈦礦是鈦白粉的主要原料之一,硫酸法鈦白粉使用的鈦礦有鈦精礦和酸溶性鈦渣兩類。目前,我國鈦渣和鈦精礦的價格一路上揚,短短一年,鈦精礦的漲幅高達60%以上。我國雖是鈦鐵礦資源大國,但近年鈦鐵礦的開采和加工遠遠落后于鈦白粉及其他鈦系產品(海錦鈦、金屬鈦)的發展。硫酸是我國鈦白粉工業另一主要原料,由于上游原料硫磺的國際性強勢,硫酸的價格近幾年一直看漲,比2005年前至少翻一番。其他原輔材料,如鐵屑等的價格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
2、取消出口退稅
2007年6月18日,國家發布《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鈦白粉與其他顏料制品(氧化鐵、鋅系、鉻系等)都被列入“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退稅率一律由13%降至0,這意味著鈦白粉企業凈利潤的等額下降。
此通知一出臺,在鈦白粉行業掀起了軒然大波。
對鈦白粉企業而言,通知出臺后,根據不同產品的不同規格和型號,企業必須提高每噸產品1500-2000元的價格,方能維持原有的經濟效益。7月1日此項政策正式實施后,7月份鈦白粉產品出口量大幅縮減。8月份中國出口的鈦白粉量比國家取消退稅前減少了30%,而8月份的出口均價比7月份提高了3%。部分大企業在不贏利甚至虧損的情況還出口少量產品,很多以出口中低檔次產品為主的企業難以維持經營下去。
3、人民幣升值抑制出口
自匯改后,人民幣一直保持兌美元小幅升值態勢。據悉,按匯改時8.11的匯率來計算,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升值已逾9%。對出口型的鈦白粉生產企業來說,本幣幣值上漲無形中提高了產品的價格,影響了產品價格的國際競爭力。
工藝落后,鈦白粉產業需升級重組
在外資壓力和原材料上漲、出口退稅取消等多重壓力下,我國鈦白粉產業遭遇發展瓶頸。這與我國鈦白粉行業工藝技術過于落后有關。
鈦白粉的生產方法有硫酸法和氯化法兩種。硫酸法的優點是:技術成熟,設備簡單,防腐蝕材料易解決,且可以生產氯化法不能生產卻被市場需要的躍鈦型鈦白粉。缺點是:流程長,只能以間歇操作為主;硫酸、水消耗高,廢物及副產物多,對環境污染比較嚴重,且生產的鈦白粉質量相對較差。
氯化法的優點有:流程短,生產能力易擴大,連續自動化程度高,能耗相對低,“三廢”少,能得到優質產品。缺點是:投資大,設備結構復雜,對材料要求高,裝置難以維修,研究開發難度大。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在技術上有一定難度,基本由少數幾個大公司所壟斷。我國,除攀鋼集團錦州鈦業有限公司采用氯化法生產鈦白粉外,其余全部為硫酸法生產企業,技術水平低,只能生產低水平產品,高端產品依然靠進口來滿足。
近年來,我國鈦白粉行業低水平盲目擴大產能現象十分普遍。2006年我國鈦白粉總產量為86萬噸,與2005年相比上漲近23%,今年我國鈦白粉行業預計總產能突破100萬噸。此外,我國現處于施工、設計或籌劃等不同階段的鈦白粉項目(工程)有20多個,其中現有生產商的異地或鄰地重建或擴建項目有13個、業外加盟鈦白粉產業的新項目有14個。這些新增項目的總產能在128萬噸/年以上。如果這些項目都能按計劃實現,到2010年,我國鈦白粉總產能將高居全球之首。
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產品成本上升,我國國產鈦白粉國際競爭力受到嚴重影響,很多企業不得不轉入內銷。然而,國內市場需求畢竟有限,突然擴大的供給加劇了國內鈦白粉銷售競爭的殘酷性。在上述一系列風險因素存在的情況下,我國鈦白粉產業將面臨著一個重新洗牌的局面,那些資金實力強、技術含量高、有一定市場份額的鈦白粉生產企業將經受住這些風險的考驗,而那些靠低端產品、價格競爭為生存手段的企業將會面臨經營困難的局面。
有業內人士認為:我國鈦白粉工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凸現了四大矛盾:行業快速發展與資源緊缺的矛盾,環保要求與“三廢”治理不力的矛盾,市場需求與產品結構失衡的矛盾,行業技術進步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因此我國鈦白粉工業今后要走規模大型化、資源節約化、品質高端化、品種專用化、上下游一體化、環境清潔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逐步解決上述矛盾和問題。鼓勵企業發展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加快行業重組,向規模化、集團化發展。我國已有鈦白粉生產企業70余家,以中小企業偏多,產業集中度低、布局也極不合理。并購重組、組建集團,能有效緩和當前供需矛盾,又能不斷提高行業的整體競爭力。鈦礦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戰略資源,我國要加快建立原料基地,實現原料的優質化、多元化。提高生產技術水平,降低資源消耗、減少污染排放、推動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同時,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實現產品深度開發,使品種結構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發展。最后,企業應理性對待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是必然的趨勢,行業應該理性地對待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在出口策略、產品定價、新產品開發和節能降耗等方面積極應對,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此次退稅調整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