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有研新能源建設的年產1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一期工程順利通過新余高新區規劃主管部門規劃驗收。標志著該項目在規劃合規性、建設質量及配套設施等方面均達到了高標準要求,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有研新能源年產1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是中國有研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重要布局。項目一期總投資1.8億元,總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涵蓋辦公、研發、生產等功能。包括3條自動化生產線用主體生產廠房及配套廠房,新增生產及檢測設備約135臺(套),建成年產3,000噸鋰離子電池新型正極材料生產線。項目整體建成達產后可形成萬噸鋰電池新型正極材料生產能力,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0億元。
資料顯示,有研新能源材料(江西)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2月27日,是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贛鋒鋰業等企業共同投資設立的新能源材料研發與生產企業。該公司聚焦于鋰離子電池用新型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推動新能源材料產業化應用。
富鋰錳基產業化進展
富鋰錳基正極材料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長壽命和低成本鋰離子電池的優選正極材料,在新能源汽車及電動航空器用動力電池、電化學儲能電池、下一代固態電池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行業預計到2030年,其市場規模將突破1400億元,若固態電池在航空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并放量應用,樂觀場景下市場規模可達3000億元級別。
目前,眾多電池和材料廠商都在積極布局富鋰錳基,特別是在固態電池領域,富鋰錳基材料正被加快導入。
電池廠商方面,2023年,由寧德時代等多家單位聯合申報的高性能富鋰錳基材料項目正式啟動,旨在攻克低成本制備技術,并建設萬噸級生產線,實現批量化生產。去年4月,太藍新能源宣布,其已制備出世界首塊車規級單體容量120Ah,實測能量密度達到720 Wh/kg的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該電池正極采用的正是富鋰錳基材料。
在材料廠商方面,據寧夏漢堯透露,早在2009年,該公司就已經開始著手推進富鋰錳基材料的產業化,目前已有多款富鋰錳基材料實現批量化生產及出貨,應用于不同場景。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富鋰錳基材料已經被應用于清陶能源固態電池。
當升科技表示,公司富鋰錳基材料性能指標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已完成關鍵客戶導入并逐步放量。容百科技透露,其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已進入送樣階段,并在客戶端的關鍵技術指標上實現了重大突破,展現了持續領先的技術水平。今年7月4日,道氏技術在互動平臺正式宣布:富鋰錳基前驅體實現批量出貨,同時低成本版本正在加速開發驗證。
除此之外,格林美表示,該公司在適配固態電池富鋰錳基正極及前驅體等技術路線,均有布局并取得突破性進展,且均有噸級以上產品出貨。天華新能表示,該公司研發的富鋰錳基等正極材料已經完成研發試樣,并送多家固態電池客戶評測,在客戶體系中能夠發揮出較高的比容量和較好的穩定性。
不過,富鋰錳基材料從實驗室走向大規模量產仍面臨技術穩定性和成本控制等挑戰。其在全固態體系下存在容量釋放受限問題,根源在于材料本征電導率低、與電解質界面反應嚴重等。另外,雖然錳資源成本優勢顯著,但高電壓電解液、復合正極制備等環節增加了生產成本,需通過工藝創新與規模化效應降低成本。未來幾年,將是富鋰錳基電池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
參考來源:有研新能源、國信證券、電池中國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