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半導體領域,韓國又下猛招!
1月15日,據韓國產業部聲明,韓國計劃要在首爾附近建設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產業集群,到2047年將投資總計622萬億韓元(約合3.38萬億人民幣),建立16座芯片工廠。
1月15日,在位于京畿道水原市的成均館大學自然科學校區,尹錫悅在民生研討會上發言。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和科學部的聯合聲明,該產業群將包括京畿道南部的多個工業園區,總面積將達到2100萬平方米,到2030年將達到每月770萬片晶圓的生產能力。其中,三星電子計劃投資500萬億韓元,SK海力士將投資122萬億韓元。
隨著大型產業集群的建設,韓國政府承諾通過將關鍵材料、零部件和設備供應鏈的自給率從目前的30%提高到2030年的50%來支持這一生態系統。
韓國總統尹錫悅強調,為尋求半導體超級集群的商機,外資企業接踵而至。得益于此,在各國外商投資紛紛腰斬的情況下,只有韓國去年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方面創新高。
韓國的半導體產業是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興起的,當時韓國政府為了促進工業化和現代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支持本土企業引進外國技術和設備,建立半導體生產線。韓國的半導體產業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風險。一方面,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的加劇,韓國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投資,以保持其技術優勢和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復雜化和多元化,韓國企業需要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以保證其原材料、設備、市場等資源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原材料方面,中國開始對鎵和鍺進行出口管制,韓國產業研究院副研究委員趙恩教(音)曾坦言,在半導體、電池等尖端產業的核心原材料上,韓國對中國的依賴度非常高。有業界人士表示,如果出口管制延長,今后半導體技術開發可能會被推遲。
同時,在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方面,韓國也在完善產業鏈層面也取得了一些突破。韓國的高校如嘉泉大學、光云大學和國民大學,以及一些科研院所等也將支持SiC的技術研發。
來源:全球電子市場、半導體產業縱橫、券商中國、觀察者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空青)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