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1月29日消息,上海印發《關于促進新建居住建筑光伏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發展目標為2023-2025年,新建居住光伏規模超過10萬千瓦。2026-2035年,推動光伏薄膜、光伏幕墻等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示范和規模化、市場化應用,新建居住光伏規模超過50萬千瓦。
光伏建筑一體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簡稱BIPV)是當下技術創新較快、市場前景廣闊的可再生能源應用形式之一。 建筑光伏對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節能減排、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光伏產業鏈價格動蕩,已經導致不少企業削減投入、甚至清售或放棄項目。不過,BIPV領域,在成本門檻降低的刺激下,逐漸成為一塊“樂土”,今年以來仍不時吸引企業跨界布局,尤其為建筑企業提供了新的機遇。
據悉,目前布局BIPV產業的上市公司超90家,截至11月29日,這些概念股合計A股市值9212億元。
據了解,光伏建筑一體化指在建筑外圍護結構的表面安裝光伏組件提供電力,同時作為建筑結構的功能部分取代部分傳統建筑結構,如屋面、建筑立面、遮雨棚等。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凌文表示,數據表明,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可解決30%的建筑物內部用電。這樣一來,減碳或者氣候變化限制在2℃以內的責任可以落實到全民,每個公民既成為受益者,也成為貢獻者。
此外,就在不久前,建筑光伏一體化被陜西省列入雙碳方向重點新興產業,陜西省出臺《關于大力發展建筑外立面和屋頂太陽能光伏一體化技術與應用的實施意見》及配套文件,支持在全省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來源: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太陽信息網、數據寶、每日經濟新聞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