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7月28日,陜西華秦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華秦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擬與多方一同設立上海瑞華晟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瑞華晟),合資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公司將以自有資金出資30,900萬元,其中1545萬元計入注冊資本,剩余部分計入資本公積,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的51.50%由其負責開展實施“航空發動機用陶瓷基復合材料及其結構件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以下簡稱航發陶瓷材料項目)。
項目內容
上海瑞華晟主要實施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紹明先生及其團隊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即“航空發動機用陶瓷基復合材料及其結構件研發與產業化項目”。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紹明先生長期埋頭在陶瓷基復合材料領域,他帶領團隊開發了高熱穩定、高結構穩定、超高溫等適用于不同服役環境的陶瓷基復合材料,攻克了大尺寸、復雜形狀陶瓷基復合材料構件的精確成型和精密加工、復合材料與金屬異質材料連接以及復合材料氣密性和空間適用性等關鍵技術難題,在國內成功實現了陶瓷基復合材料構件在重要領域的應用。
據悉,航發陶瓷材料項目建設地點位于上海市及沈陽市,其中上海市主要為項目研發中心,沈陽市主要為項目生產與維;亍T擁椖壳捌谕顿Y3.72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主要用于廠房及辦公場所購置或租賃、專利等無形資產購買、購置生產設備并配備相應的研發、生產、銷售人員等。
項目背景
材料有三大支柱:金屬材料、有機材料和無機材料。其中,屬于無機材料的陶瓷基復合材料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認知,歷經50年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戰略性尖端材料,也是推動高端裝備技術進步的關鍵基礎材料,現已廣泛應用于民用航空發動機。
航空發動機是在高溫、高壓、高速旋轉的惡劣環境條件下長期可靠工作的復雜熱力機械,航空發動機對材料和制造技術的依存度最為突出,航空發動機高轉速、高溫的苛刻使用條件和長壽命、高可靠性的工作要求,把對材料和制造技術的要求提到了極限。而陶瓷基復合材料是在陶瓷基體中引入增強材料,形成以引入的增強材料為分散相,以陶瓷基體為連續相的復合材料,它具有耐高溫、耐磨、抗高溫蠕變、熱導率低、熱膨脹系數低、耐化學腐蝕、強度高、硬度大及介電、透波等特點,其應用在航空發動機上,能夠有效提高其熱結構件的使用溫度,同時降低結構重量,使發動機的推重比得到提升,當前已經成為航空發動機更新換代的關鍵熱結構材料。
陶瓷基復合材料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潛在應用主要包括發動機燃燒室火焰桶、渦輪外環、導向葉片、工作葉片、中心錐、噴管隔熱屏、調節片、密封片等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具有較大的燃油經濟性以及氮氧化物減排潛力。
如今,全球主要航空發動機公司均已將陶瓷基復合材料作為提升發動機綜合性能(包括減輕環境污染)的關鍵材料,并均已經或正在建設各自的陶瓷基復合材料研制和生產能力。
關于華秦科技
華秦科技主要從事特種功能材料,包括隱身材料、偽裝材料及防護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于我國重大國防武器裝備如飛機、主戰坦克、艦船、導彈等的隱身、重要地面軍事目標的偽裝和各類裝備部件的表面防護,客戶覆蓋國內航空、航天、航海等領域的各大企業及科研院所。
華秦科技表示,本次對外投資系公司主營業務進一步在航空發動機產業鏈上的布局與延伸,符合公司發展戰略,有助于增強公司競爭力。
來源:華泰科技公司公告、深圳特區報社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空青)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