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5月18日,常德國銀光伏銀基材料循環產業園一期項目500噸超細銀粉全自動生產線,在常德經開區投產。銀粉國產化替代進口,解決光伏產業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
投產儀式現場
據粉體網了解,常德國銀光伏銀基材料循環產業園,是海捷控股集團深耕光伏產業,助推銀粉生產技術創新、行業進步的重點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12億元。一期投資5億元,建設一條年產500噸超細銀粉全自動生產線;二期1500噸產線計劃明年開建,全面達產后年銷售收入將超100億元,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產量最高的光伏銀粉生產基地。
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提出,光伏行業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國內2022年實現87.41GW的新增裝機量,同比增長60.3%;今年國內新增裝機有望增至140GW,未來5年將呈現年均30%以上的增幅。
超細銀粉是制造光伏太陽能電池不可或缺的原料之一。當前,國內用量預計超過5000噸,但80%以上從日本進口。常德國銀新材料公司歷經13年研發和開拓,已形成包括高分散性和高活性光伏正面、背面銀漿用銀粉為代表的完整產品體系,廣泛應用于各類型的光伏太陽能電池中。
常德經開區光伏銀基材料循環產業園一期項目的投產,將實現銀粉國產化替代,突破“卡脖子”技術,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參考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紅網、湖南日報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