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30日,凱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2022年,凱盛新能實現營業收入50.30億元,同比增加38.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9億元,同比增加59.93%。報告顯示,凱盛新能營業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光伏玻璃銷量大幅增長。
凱盛新能主要會計數據
據了解,凱盛新能主要從事新能源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營產品包括雙玻組件玻璃、AR光伏鍍膜玻璃、高透光伏玻璃鋼化片等太陽能裝備用光伏電池封裝材料。近年來,依托我國光伏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凱盛新能重點聚焦新能源材料領域,加快業務結構調整,加快優化區域布局,已先后在華東、華中、華北及西南地區建立了七大智能化光伏玻璃生產基地。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產光伏玻璃原片產能4650噸/日;現有深加工蓋板、背板生產線34條,合計年產量約1.8億平方米。
來源:凱盛新能
光伏行業規模持續增長
光伏玻璃市場需求旺盛
凱盛新能報告顯示,2022年,光伏產業規模持續增長,中國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一是國內應用市場保持旺盛需求。國家能源局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中國光伏新增裝機87.41GW,同比增長60.3%,創下史上年新增裝機量的最高紀錄。二是海外出口增長勢頭強勁。2022年中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約512.5億美元,同比增長80.3%,光伏組件出口超過153GW,同比增長55.8%,有效支撐國內外光伏市場增長和全球新能源需求。從出口區域分布看,2022年歐洲依然是最主要出口市場,約占出口總額的46%,占比持續提升。
受益于光伏裝機高增長,光伏壓延玻璃呈現產能產量大幅增長的態勢。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光伏壓延玻璃在產企業40家,產能8.4 萬噸/日。全年光伏壓延玻璃累計產量1606.2萬噸,同比增加53.6%。
受光伏玻璃產能不斷增加和釋放,市場供應量逐步加大,同時疊加上游原材料價格走高,報告期光伏壓延玻璃行業整體利潤有所下降。
凱盛新能聚焦核心業務
推進重大項目建設
凱盛新能表示,報告期,公司先后實施完成了一系列深度整合和并購項目,主要包括剝離全部信息顯示玻璃板塊業務;托管凱盛科技集團薄膜太陽能電池業務相關股權;轉讓全資子公司中建材(濮陽)光電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權并同時收購控股子公司秦皇島北方玻璃有限公司剩余40%股權;收購臺玻福建光伏玻璃有限公司100%股權并更名為凱盛(漳州)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基本實現了公司主營業務向新能源材料領域全面轉型的結構調整。為充分體現公司主營業務特征及未來發展目標,公司于2023年2月16日正式更名為凱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報告期,兩個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陸續點火投產。其中,桐城新能源太陽能裝備用光伏電池封裝材料一期項目,首次使用1200噸/日超白壓延玻璃熔窯一窯八線兩翼分流專利技術;首次在玻璃熔窯上使用熔窯階梯式池壁專利技術;首次在超大型玻璃熔窯內使用熔窯多臺階池底節能技術;合肥新能源項目,采用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與成套設備,配備了行業首個智能化立體倉庫,可實現全自動連線生產及大數據平臺互聯,同時率先將玻璃熔窯二氧化碳捕集與提純技術應用在該生產線上,助力打造行業減碳、固碳、管碳的典范。在建項目有序推進,洛陽新能源一期項目,兩條1200噸/日太陽能光伏電池封裝材料基片生產線及配套深加工生產線已正式開工建設;宜興新能源項目進展順利,預計將于2023年上半年點火投產。截至2022年末,公司在產光伏玻璃原片產能4650噸/日,同比增加116.28%。全年光伏玻璃累計銷量超2億平方米,同比增加80%以上。
關于公司發展戰略,凱盛新能表示,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政策,以新能源市場為導向,拓展應用領域,優化產品結構;以技術創新為支撐,不斷提高和完善相關產品的生產工藝水平和裝備水平,發揮公司超薄光伏玻璃生產技術優勢,引領行業薄型化的發展趨勢,促進行業低碳發展,成為新能源關鍵材料的產業集團,為國家綠色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來源:凱盛新能2022年年報、凱盛新能官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