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10日,由中國粉體網主辦的“第五屆新型陶瓷技術與產業高峰論壇” 圓滿落幕!昨日十余位專家大咖與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研發生產經驗,令人受益匪淺,今天的報告同樣精彩!
陶瓷工業窯爐的節能技術研究對進一步推動陶瓷行業綠色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節能技術的差距具有重要意義。曾令可教授在分析陶瓷行業碳排放的來源以及計算方法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法,并指出了低碳時代下陶瓷行業減碳新思路。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華南理工大學曾令可教授作《創新技術助推陶瓷燒成的節能減碳》報告
以光刻機、刻蝕機為代表的半導體關鍵裝備是現代技術高度集成的產物,其對零部件材料要求極為嚴格,其中,陶瓷材料是最具代表性的半導體精密部件材料。喬冠軍教授在報告中重點介紹了芯片制程設備等離子刻蝕腔體用關鍵陶瓷部件,以及陶瓷電容式壓力傳感器和陶瓷傳感器芯片封裝技術對陶瓷材料的要求和面臨的挑戰,并針對結構陶瓷如何走向高端化和功能化應用談了一些獨到的體會和認識。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江蘇大學喬冠軍教授作《信息產業鏈中的幾種陶瓷部件》報告
目前,高性能陶瓷介質材料匱乏已經成為我國LTCC產品落后發達國家的主要根源之一。報告中,周迪教授從陶瓷+玻璃、微晶陶瓷、本征低燒體系的角度,系統介紹了商用及科研前沿低K值基板材料的現狀,分別討論了它們的結構特征、介電性能、抗彎強度、熱膨脹系數等具體指標和相應優缺點,并對未來低K值LTCC材料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西安交通大學周迪教授作《5G/6G低溫共燒陶瓷技術(LTCC)用介質材料進展》報告
氧化鋁纖維是國家重點發展的軍備材料,屬國家重點需求材料。張銘霞教授基于溶膠-凝膠法以無機鋁鹽、羧酸、硅溶膠、助劑為原料,結合干法紡絲制備了連續氧化鋁系列陶瓷纖維,闡述了對紡絲溶膠的流變性、微觀結構、纖維晶型以及纖維表面和內部結構進行的研究。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山東工陶院張銘霞教授作《連續氧化鋁纖維的制備》報告
納米氧化鋁陶瓷具有比普通陶瓷更為優異的性能,廣泛應用于功能材料與結構材料領域中。連加松董事長闡述了納米粉體四大效應,詳細介紹醇鹽水解法制備高純納米氧化鋁粉體,對高純納米氧化鋁陶瓷制備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及應用進行詳細的介紹。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浙江蔚藍航盾精密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連加松作《納米氧化鋁粉體及應用研究》報告
球形氧化鋁粉體因其規則的形貌、更高的堆積密度、更小的比表面積與好的流動性等優勢,可以更好的提高產品的應用性能,其制備工藝極為關鍵。朱華總監在報告中分享了直流長電弧高溫熱等離子體束在批量制備高純球形納米級氧化鋁粉體中的實際應用。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四川鐵匠科技有限公司朱華總監作《直流長電弧高溫熱等離子體束批量制備高純球形納米級氧化鋁粉體技術及應用》報告。
功能陶瓷材料因具有優秀的化學穩定性、耐腐蝕性、半導體性能以及高比表面積可在光/電催化中作為載體發揮著重要作用。邱偉斌副研究員詳細介紹了碳化硼納米片在催化領域中應用及優勢,對功能陶瓷材料在催化領域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贛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邱偉斌副研究員作《功能陶瓷材料的催化應用發展現狀及前景》報告
參觀情況
3月9日下午,在會議報告結束后,會務組組織參會人員參觀了萍鄉先進陶瓷研究院、湘東區科創中心。
參會人員參觀萍鄉先進陶瓷研究院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晚宴盛況
3月9日晚,中國粉體網舉辦了豐盛的答謝晚宴。主辦方組織了現場互動活動和精彩的文藝表演,為新型陶瓷技術與產業的發展送上祝福。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晚宴現場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文藝表演
©Gao WenKai /Cnpowder.com.cn
獲獎嘉賓
更多會議現場精彩內容敬請關注中國粉體網官網或關注“粉體網”公眾號 歡迎掃碼進入第五屆新型陶瓷大會直播間,精彩內容不容錯過~
掃一掃看現場
(中國粉體網萍鄉報道/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