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4日起,全國進入“兩會時間”。4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11日下午閉幕,會期7天半。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于5日召開。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中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以電動化和智能化為核心的技術和產業競爭決定著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今年全國兩會,眾多代表委員圍繞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廣汽集團-馮興亞
大力提高國產芯片的應用率,一是從政策層面加快引導產業轉型,推動“卡脖子”及高端芯片的研發及應用,并加大政策刺激力度,在芯片的研發端、應用端以及汽車消費端等多方面研究和出臺針對國產芯片全產業鏈條的鼓勵措施;二是加速完善汽車芯片的配套措施,健全汽車芯片應用保障機制、完善細分領域技術規范和測試標準。
“國補”政策向需求側戰略轉型,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實施持續補貼、直接將優惠補貼給消費者,并延續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同時,優化汽車限購措施,推動汽車消費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并加快推動二手車市場走向成熟,健全報廢機動車回收利用體系,促進汽車循環流通。
吉利控股-李書福
建議大家選購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將皮卡劃入乘用車范疇,將新能源皮卡納入“雙積分”范疇;建立碳積分與全面“碳市場”的鏈接,實現碳積分與碳減排量的互通,打通乘商積分互換,為相關企業的低碳轉型制定更多激勵措施。
澳門工商聯會-何敬麟
澳門要發揮窗口的作用,向海外傳遞中國脫貧攻堅的經驗。同時,通過澳門把內地新能源汽車推廣銷售到葡語系國家,如通過葡萄牙到歐洲,通過巴西到南美洲,通過安哥拉到非洲。從融資到路線,幫助新能源企業全面打通發展脈絡。
小米集團-雷軍
大力發展汽車文化,擴大其影響范圍及群眾基礎,形成“汽車技術/產品發展—汽車文化興盛—汽車技術進步和消費需求持續提升”的正循環,成為推動中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關鍵助力。具體方案包括引導營造更加豐富的汽車文化場景,為汽車文化發展提供舞;適度放開汽車改裝限制,建立改裝零配件和汽車后市場的國家標準;全面落地放開二手車準遷限制、放開皮卡進城等品類限制,擴大汽車文化影響范圍及群眾基礎。
加快制定汽車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安全標準,指導產業發展;建立汽車數據安全認證、評價機制;構建汽車數據共享機制及平臺,促進汽車數據共享使用。
奇瑞汽車-尹同躍
降低整車進口關稅,制定與汽車有關的關稅政策,以便爭取更加互惠的貿易政策,從而實現出口關稅得到降低;相關部門應該完善汽車安全法規,并且盡快實施國內汽車網絡安全法規。
小鵬汽車-何小鵬
加快制定自動駕駛和智能網聯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并且建立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的保險產品體系,鼓勵部分地區開展自動駕駛保險創新先行先試;加快城市高精度地圖審核流程,允許和鼓勵眾源方式更新城市高精度地圖,允許高精度地圖增量更新集中審核,建立線上備案流程和先用后審機制。
長安汽車-朱華榮
公務用車應該帶頭采購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并更新新能源公務用車配備標準,上限18萬元的配備標準應提高至25萬元;動力電池標準化,對電壓、形狀、安裝位置、接口等進行統一,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鼓勵政策調動有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的企業加快國內高品質鋰資源的探測和開發;建立完善的企業準入制度,建立相應的安全法規,并且實現所有車企數據共享,支持“國家級地圖公司”統一收集相應原始數據。
均瑤集團-王均金
針對農村居民購買新能源汽車予以補貼支持,優化汽車消費市場結構,在上牌、購置稅、停車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加強對于低能量密度高能耗產品供給源頭的管控,鼓勵積極探索低成本高性能的經濟型電動車技術創新和產品;鼓勵居民升級符合行業標準的新能源汽車,加速淘汰低速電動車,制定更加嚴格的生產銷售規范,對主動進行升級置換的居民予以政策補貼;鼓勵有條件的鄉鎮發展公共充電樁,鼓勵社會資本參加公共充電樁、換電站及汽車移動補能設備的制造和運營,并對居民安裝家用充電樁進行支持。
引導商業銀行針對購買新能源汽車推出“綠色消費信貸”產品,包括對于“綠色消費信貸”給予一定利率補貼,進而推動新能源汽車貸款利率下降,降低消費者購車貸款成本,刺激消費需求;制定“綠色消費信貸”額度考核機制,促進“綠色消費信貸”快速有效落地;引導各金融機構針對新能源汽車貸款業務開辟綠色通道,加快貸款審批流程和放款速度;引導各金融機構針對新能源車較傳統燃油車的差異,調整并優化風險控制策略,為消費者開發更加多樣化、差異化的金融產品。
賽力斯-張興海
給予政策技術性指導,助力車企開拓海外市場。幫助車企在技術交流、海外參展等方面提供便利;幫助解決“認證難”;幫助車企熟悉海外汽車市場規范等。同時,協調解決出口運輸運費高、運力不足等突出問題。鐵路運輸降低成本,補貼運價。打通多港出海,打通廣州南沙港、寧波港等其他港口運輸通道。
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加強數字化人才的培養。
贛鋒鋰業-李良彬
加速推進新能源行業上游布局,加強關鍵礦產資源保障,加快高安全耐低溫固態電池研發。
寧德時代-曾毓群
參照核電級安全,建立以失效概率為依據的電池儲能系統安全分級評估體系,并將該體系納入到重大項目招標條件,引導電池儲能邁向以“核電級安全”為標桿的高質量發展。
圍繞大容量高安全高可靠電池儲能集成系統這一關鍵領域,加強電化學儲能系統測試評估與實證,建設國家級電化學儲能實驗驗證平臺。
加強電池儲能數據的統計發布和共享,國家儲能平臺將數據分級分類有序開放,同時,儲能主管部門和支撐機構委托動力電池聯盟按月發布廠家電池裝車數據,并定期發布有公信力的國內儲能電池并網總量、生產商并網量數據,為電站設備選型提供關鍵數據參考。
星星充電、萬幫數字-邵丹薇
加強充電設施服務平臺的互聯互通。建議以政府為主導建設全國統一的充電監控平臺,挖掘大數據價值,集成接入各類充電設施和新能源企業運營平臺數據,發揮數據賦能作用,為充電資源的大范圍優化配置提供支撐;同時引導企業合作,實現各類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用戶充電體驗。
推廣科學高效的充換電模式。優先發展“企事業單位有序充電為主+公共快充為輔”的“工作地充電”模式,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迅速布局充電設施,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在城市服務半徑和高速公路服務區加強快充樁布局,補足充電服務短板。在重卡、物流等專用車領域,進一步加大換電模式推廣應用,落地實施換電車輛購置補貼、城市通行路權開放、場站建設運營優惠等支持政策,提升換電模式的經濟性。
推動新能源汽車與電網協同發展。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參與電力市場運營機制,通過V2G等試點示范,運用實時價格信號引導新能源汽車參與車網互動。充分發揮電網平臺樞紐作用,挖掘新能源汽車參與電網負荷調節的潛力,實現充電負荷與新能源供應的精準匹配,更好地助力能源綠色轉型。
參考資料:車神探、財聯社、中國證券報、新京報、汽車公社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長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