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2022上半年,諸多PVC上市企業利潤“跳水”,而某改性劑企業利潤卻“逆風”而上,這其中有何奧秘?
圖源:英力特
PVC行業:穩中向好,喜憂參半
近期,新金路(000510.SZ)、英力特(000635.SZ)、沈陽化工(000698.SZ)等多家PVC企業相繼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上半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達50%以上。其中,沈陽化工2022年上半年預計凈利潤虧損1.5億元~1.8億元;英力特預虧0.38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某PVC企業證券部人士表示,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公司部分氯堿裝置檢修影響,產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聚氯乙烯、燒堿等產品市場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對此,行業分析師劉天旸表示,受PVC下游企業開工率不足,以及終端需求下滑等因素影響,PVC市場接貨力度偏弱。但市場整體環境穩中向好,下游仍有提升預期。
與有待提振的PVC產品市場相比,當前改性劑市場卻是另一番景象。8月27日,國內聚氯乙烯(PVC)改性劑產品(ACR抗沖加工改性劑、ACM低溫增韌劑)上市企業日科化學(300214.SZ)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69億元,同比增長16.9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64.71%。
山東日科化學:占比10%以上的產品或服務情況
PVC制品:為什么需要改性劑,應用效果如何?
由于PVC樹脂成型加工性能差,如熔體粘度大且粘流溫度與分解溫度接近(易分解),流動性不好,熱穩定性低、抗沖擊強度低,存在高熔點微晶結構,普通PVC制品容易出現耐老化性差、易變脆、變硬、龜裂、韌性不好、耐寒性不佳等問題,所以要對PVC進行改性處理,增強加工成型性。
例如,ACR抗沖加工改性劑應用于各類型材、異型材、管材、管件、板材、薄膜、木塑等透明、非透明制品中。
例如,碳酸鈣作PVC填料,一方面可以大量添加,降低塑料制品生產成本,提高樹脂利用率;另一方面納米碳酸鈣作為功能補強劑,對制品的韌性、剛性、強度、耐熱性等指標能有明顯改善作用。
改性劑行業:環保“底色”為功能化納米碳酸鈣留下“一道門”
從行業屬性上,塑料改性劑生產和加工屬于容易造成污染的行業。隨著國家環保標準的提高,改性助劑企業必須不斷加大環保投入,保證達標排放,這也意味著生產成本和助劑價格會不斷升高。
在這一背景下,對納米碳酸鈣進行功能性改性,嘗試減少或部分代替改性劑,顯得更為必要。目前,對納米碳酸鈣在塑料領域的功能化方向有幾種,分別為增韌型、潤滑型、分散型、熱穩定型,分別用于替代PVC的功能助劑的增韌劑、潤滑劑、分散劑、穩定劑。
納米碳酸鈣 圖源:華納
廣西華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納米碳酸鈣頭部企業之一,其“華納”牌CCR、CC是經表面有機化處理的超細沉淀碳酸鈣,能在降低經濟成本的同時大大提高聚合物制品的硬度,強度(抗拉伸和沖擊),白度及表面光潔度,顯著改善聚合物加工性能,適用于各種PVC制品。
近期,華納公司公開了“一種用于硬質PVC的功能化納米碳酸鈣”。該專利產品經過兩次表面改性處理,第一次表面處理劑由硬脂酸鈉、環氧亞麻油和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組成;第二次表面處理劑由氯化鋇和氯化鋅的組成。改性納米碳酸鈣用于填充硬質PVC后,即使未添加穩定劑,依然獲得優異的力學性能、加工性能和光澤度,同時也有較高白度值。
納米碳酸鈣應用在硬質PVC樣條的性能測試結果:
此外,華納公司還公開了“一種PVC木塑發泡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目前一般選用聚氯乙烯(PVC)、聚烯烴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樹脂作為木塑復合材料的基體,其中PVC要用作結構材料必須進行增韌改性。
在該專利技術中,使用的納米碳酸鈣為比表面積15~22g/m2的立體納米碳酸鈣和粒徑為1250~2500目的活性重質碳酸鈣;把立方體納米碳酸鈣的增韌效果和活性重質碳酸鈣的加工流動性組合互補,可以提高木塑發泡材料的可加工性和韌性。
各例木塑發泡材料性能測試結果:
結語
PVC用碳酸鈣,除了改性技術之外,粉體超細化處理技術和粉體指標同樣值得關注。如,碳酸鈣的吸油值、顆粒大小及分布、比表面積、表面自由能、密度等與各種PVC材料的性能息息相關,是決定下游產品品質的重要環節之一。
信息來源:粉體網、日科化學20222年半年報、廣西華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前瞻產業研究院、證券日報、中國經營報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