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廣西碳酸鈣資源富集區勘查
為保障廣西碳酸鈣千億元產業發展對資源的需求,2019年10月,自治區首次啟動碳酸鈣資源勘查。以保障碳酸鈣產業資源需求30年為目標,結合成礦地質條件,重點圍繞百色、來賓、賀州、玉林、貴港等地重點市縣碳酸鈣產業布局需求,結合全區碳酸鈣成礦地質條件和以往勘查成果,部署了19個勘查項目。兩年來,勘查單位按照“成礦有利、集中連片”的原則,劃定勘查靶區。以區域展開、面中求點、點上突破,先調查、后普查、再詳查的路徑,循序漸進開展勘查工作。
經過兩年多的勘查,日前廣西終于查明碳酸鈣資源富集區資源稟賦,實現“家底明了”。據悉,這是廣西首次系統完成南寧、賀州、來賓等8個市/區碳酸鈣資源勘查,初步提交資源量達70億噸,潛在經濟價值超千億元,預計可保障廣西30年以上碳酸鈣及相關產業發展需求。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持續重點打造廣西千億元碳酸鈣產業。目前廣西已基本形成以賀州、來賓等設區市為主的碳酸鈣產業雛形,全區碳酸鈣產業園區達20多個。但由于全區碳酸鈣資源家底不清、質量不明,導致這些園區所需的重鈣、輕鈣、氧化鈣等資源保障能力嚴重不足,有的園區甚至出現“等米下鍋”現象,產業發展所需的礦產資源缺口高達18億噸。同時,不少地方還存在優礦賤用、好礦賤賣和資源開采粗放、產品生產低端、產業布局小散亂等現象。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相關領導表示,隨著目前各項目陸續進入驗收階段,首次完成的碳酸鈣資源富集區系統性勘查成果,必將能促進廣西碳酸鈣產業形成規模化、集約化、高端化發展格局。
碳酸鈣礦山 圖片來源:pixabay
2廣西碳酸鈣資源富集區
(1)石灰巖礦
廣西質量較好的石灰巖礦主要分布于環江−宜州−柳州−來賓、那坡−平果−樂業一帶、憑祥−龍州−扶綏一帶、整個桂中盆地及桂北海槽永福−全州一帶。隆林各族自治縣、貴港市、玉林市、興業縣、賀州市、荔浦市−恭城瑤族自治縣、灌陽縣、富川瑤族自治縣略有出露。
(2)白云巖礦
廣西區內白云巖質量最好的為石炭系大埔組,主要分布于羅城−柳城−鹿寨−武宣一帶、那坡−平果−樂業一帶、憑祥−龍州−扶綏一帶、桂中盆地北東翼及貴港市附近。興業縣、橫縣、平樂縣、鐘山縣及桂中盆地南東翼環江−宜州−羅城縣一帶略有出露。其他地區多為零星分布。
(3)大理巖
廣西大理巖主要分布在賀州市一帶和百色市田陽區坡洪−那滿一帶,其他地區多為零星分布,出露于巖體與灰巖接觸帶。
(4)方解石礦
廣西區內方解石礦多為沿斷層破碎帶出露,發脈狀產出為主,儲于地下,規模小,品質及白度變化大,純凈的灰巖、白云巖層中的破碎帶含礦性相對較好,主要分布于百色地區那坡−平果−樂業一帶,憑祥−龍州−扶綏一帶,河池地區及整個桂中盆地有灰巖、白云巖出露的區域。其他地區多為零星分布,且礦石質量差,夾石多,規模小,變化大。
整體來看,廣西區內的碳酸鈣礦產資源是石灰巖和白云巖,分布廣,資源豐富,質量優。方解石礦分布零星,礦體小,勘查程度低,品質變化較大。大理巖主要分布于賀州地區和百色市田陽區坡洪一帶,賀州地區規模相對較大,品質較好,坡洪一帶資源量較大,但礦石層理相對薄,不宜作為飾面石材用,品質相對低,變化較大,可作為重鈣原料勘查,但目前處于生態紅線區內。
參考來源:
廣西日報,廣西首次完成碳酸鈣資源富集區勘查
周開華,等:對廣西碳酸鈣資源勘查與利用的初步思考,南方國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