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39位兩院院士和1200余位專家歷時5年編撰的《中國材料工程大典》,18日在北京首發。這是我國目前最為完整的材料工程領域的工具書,許多技術參數為首次公布。
材料是制造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材料工程基礎薄弱是目前我國制造業水平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為我國冶金業、信息產業、船舶、武器裝備、航天航空、汽車、重大裝備等諸多行業提供了各種材料的最新技術參數、圖表以及先進實用的科研應用成果,對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節能節耗、環境保護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材料工程大典》包括了材料工程基礎、鋼鐵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信息功能材料工程、材料特種加工成形工程、材料表征與檢測技術等15個學科領域,由26卷約7000萬字構成。
材料是制造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材料工程基礎薄弱是目前我國制造業水平不高、自主創新能力較弱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為我國冶金業、信息產業、船舶、武器裝備、航天航空、汽車、重大裝備等諸多行業提供了各種材料的最新技術參數、圖表以及先進實用的科研應用成果,對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節能節耗、環境保護等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材料工程大典》包括了材料工程基礎、鋼鐵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信息功能材料工程、材料特種加工成形工程、材料表征與檢測技術等15個學科領域,由26卷約7000萬字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