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納米科技領域獲得大豐收,研發出世界最小的納米“汽車”、“Y”狀碳納米管和世界上第一個納米閥門。還研制出了“身上長有肌肉”的超微型機器人。
張孟軍(本報駐美國記者)美國萊斯大學利用單個分子中的微小成分,成功制造出世界最小、能像真車一樣滾動運行的納米“汽車”,整車長度不超過4納米,只比一個DNA鏈稍長一點,可進行原子或者分子的運輸。
美國紐約倫塞勒工藝研究所和夏威夷大學研制出世界最小刷子,其刷須用彈性極強、比鋼強韌30倍、密度只有鋼的1/5而分子直徑為三百億分之一米的碳納米管制成。這種神奇的納米刷子用途很廣,可用來清除納米灰塵,清刷微細結構,甚至清刷水中污染物質。它在醫學上也有奇妙應用前景,可幫助清除人體內的細微有害物質,如血栓和病毒。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克萊姆森大學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利用鐵-鈦粒子使碳納米管的主干上分出一個枝杈,最終形成尺寸僅為幾十納米的“Y”狀碳納米管。這種特殊形狀的碳納米管可直接用作計算機的晶體管。
美國研究人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納米閥門。閥門孔隙直徑只有幾納米,可以控制分子的進出,閥門的開關是人工設計的倫烷分子?茖W家設想用它向細胞內輸送單個藥物分子,實現“精確治療”。
美國得克薩斯農業機械大學開發出一種名為“納米阱”的探測設備,可探測到單個細菌的離子活動,可用來快速判斷細菌種類,有望在醫學、農業、環保等領域以及防生物武器襲擊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并有望用于對SARS、禽流感等流行病病毒進行大規模監測。
美國宇航局開發出一種可供機器人感覺外界環境并做出反應的覆蓋物———“高技術皮膚”。它包含1000多個紅外傳感器,可感知到物體并將信息傳送到機器人的“大腦”!按竽X”對信息進行分析,可在幾毫秒之內做出反應。
美國加州大學則將“活的”肌細胞與納米技術結合起來,首次研制出“身上長有肌肉”、高度不到1毫米的超微型機器人。這些“活的”肌細胞收到信號后,會做出與真的肌肉一樣的動作與反應。這是利用生物技術研制自我組裝納米材料取得的重大突破,可用在一系列微型器械中,甚至可以驅動微型發電機,為電腦芯片提供能量。
有3家美國公司利用幾種新技術制成長度達到100米的第二代超導導線。由釔、鋇、銅和氧組成的第二代高溫超導導線不僅性能優異,而且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美國密歇根大學將一種能起到“韌帶”作用的纖維加入混凝土,制成了重量輕、難斷裂、可彎曲的新型材料。其抗裂性比目前修建人行道的材料高500倍,重量減輕大約40%,耐久性則是普通混凝土的兩倍。
張孟軍(本報駐美國記者)美國萊斯大學利用單個分子中的微小成分,成功制造出世界最小、能像真車一樣滾動運行的納米“汽車”,整車長度不超過4納米,只比一個DNA鏈稍長一點,可進行原子或者分子的運輸。
美國紐約倫塞勒工藝研究所和夏威夷大學研制出世界最小刷子,其刷須用彈性極強、比鋼強韌30倍、密度只有鋼的1/5而分子直徑為三百億分之一米的碳納米管制成。這種神奇的納米刷子用途很廣,可用來清除納米灰塵,清刷微細結構,甚至清刷水中污染物質。它在醫學上也有奇妙應用前景,可幫助清除人體內的細微有害物質,如血栓和病毒。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克萊姆森大學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利用鐵-鈦粒子使碳納米管的主干上分出一個枝杈,最終形成尺寸僅為幾十納米的“Y”狀碳納米管。這種特殊形狀的碳納米管可直接用作計算機的晶體管。
美國研究人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納米閥門。閥門孔隙直徑只有幾納米,可以控制分子的進出,閥門的開關是人工設計的倫烷分子?茖W家設想用它向細胞內輸送單個藥物分子,實現“精確治療”。
美國得克薩斯農業機械大學開發出一種名為“納米阱”的探測設備,可探測到單個細菌的離子活動,可用來快速判斷細菌種類,有望在醫學、農業、環保等領域以及防生物武器襲擊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并有望用于對SARS、禽流感等流行病病毒進行大規模監測。
美國宇航局開發出一種可供機器人感覺外界環境并做出反應的覆蓋物———“高技術皮膚”。它包含1000多個紅外傳感器,可感知到物體并將信息傳送到機器人的“大腦”!按竽X”對信息進行分析,可在幾毫秒之內做出反應。
美國加州大學則將“活的”肌細胞與納米技術結合起來,首次研制出“身上長有肌肉”、高度不到1毫米的超微型機器人。這些“活的”肌細胞收到信號后,會做出與真的肌肉一樣的動作與反應。這是利用生物技術研制自我組裝納米材料取得的重大突破,可用在一系列微型器械中,甚至可以驅動微型發電機,為電腦芯片提供能量。
有3家美國公司利用幾種新技術制成長度達到100米的第二代超導導線。由釔、鋇、銅和氧組成的第二代高溫超導導線不僅性能優異,而且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美國密歇根大學將一種能起到“韌帶”作用的纖維加入混凝土,制成了重量輕、難斷裂、可彎曲的新型材料。其抗裂性比目前修建人行道的材料高500倍,重量減輕大約40%,耐久性則是普通混凝土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