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安徽省廬江縣磁性材料生產企業已達8家,總資產3億多元,年產值6億多元,九成產品暢銷國際市場,成為全省最大的磁性材料生產和銷售基地。這是近年來該縣借助蘇浙滬輻射的"東風",謀勢發展磁材的一個新亮點。
據介紹,1998年,在廣東、金寨等地從事磁性材料生產和銷售的熊永宏,回到家鄉廬江縣郭河鎮,投入500萬元為磁性材料作配套加工,當年就創產值1040萬元,實現利稅100萬元。2002年,在廬江政府支持下,熊永宏創辦了廬江縣第一家磁性材料生產企業--安徽龍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幾年的滾動發展,如今,公司資產總額5800多萬元,擁有15條國際先進的高檔磁鐵生產線,產品全部出口美、歐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收入6670萬元,利稅680萬元,創外匯700萬美元。
廬江為構筑磁性材料的產業群,拉長產業鏈,抓住江蘇、浙江和上海經濟輻射和產業梯度轉移的良機,先后十多次組團參加全國性和國際性招商活動,吸納民間資本和行業人才,搭建磁材集聚發展的平臺。從2001年起到目前為止,蘇浙滬以及臺灣等一批客商投資1.86億元人民幣,在萬山、金牛、廬城、石頭等鄉鎮新建6家諾捷磁鐵磁性材料生產企業,其中來自東部的5家企業投資1.2億元組建的安徽雄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年產2000噸釹鐵硼永磁材料生產線,現已初具規模,開始發揮效益。
開拓市場和培養人才是廬江憑借"東風"建設磁性材生產和銷售基地的雙翼。安徽龍磁科技有限公司以高薪招聘了管理人才,還先后在南昌理工學院、合肥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聘用了60名高校畢業生,充實企業員工隊伍,提高了隊伍的素質。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培訓中心,定期對新招聘的大學生和員工進行培訓,選派人員外出輪訓,開拓視野,增強適應市場生產和銷售的能力。
據介紹,1998年,在廣東、金寨等地從事磁性材料生產和銷售的熊永宏,回到家鄉廬江縣郭河鎮,投入500萬元為磁性材料作配套加工,當年就創產值1040萬元,實現利稅100萬元。2002年,在廬江政府支持下,熊永宏創辦了廬江縣第一家磁性材料生產企業--安徽龍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幾年的滾動發展,如今,公司資產總額5800多萬元,擁有15條國際先進的高檔磁鐵生產線,產品全部出口美、歐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年銷售收入6670萬元,利稅680萬元,創外匯700萬美元。
廬江為構筑磁性材料的產業群,拉長產業鏈,抓住江蘇、浙江和上海經濟輻射和產業梯度轉移的良機,先后十多次組團參加全國性和國際性招商活動,吸納民間資本和行業人才,搭建磁材集聚發展的平臺。從2001年起到目前為止,蘇浙滬以及臺灣等一批客商投資1.86億元人民幣,在萬山、金牛、廬城、石頭等鄉鎮新建6家諾捷磁鐵磁性材料生產企業,其中來自東部的5家企業投資1.2億元組建的安徽雄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年產2000噸釹鐵硼永磁材料生產線,現已初具規模,開始發揮效益。
開拓市場和培養人才是廬江憑借"東風"建設磁性材生產和銷售基地的雙翼。安徽龍磁科技有限公司以高薪招聘了管理人才,還先后在南昌理工學院、合肥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聘用了60名高校畢業生,充實企業員工隊伍,提高了隊伍的素質。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培訓中心,定期對新招聘的大學生和員工進行培訓,選派人員外出輪訓,開拓視野,增強適應市場生產和銷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