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經貿委日前發布的調研結果表明,該省以納米材料應用為突破口,在納米技術產業化進程方面,培育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納米材料生產和應用企業,逐漸形成了以杭州、寧波兩地為中心的納米材料技術產業帶,涉及領域包括建材、皮革化工、化學助劑、造紙、紡織、醫藥、生化等12個產業。
浙江省納米材料開發應用協會秘書長關君介紹說,目前浙江形成產業化的納米品種已經從氧化硅、氧化鐵兩種,擴大到納米碳酸鈣、納米氧化鋁、納米有機蒙脫石和納米金剛石等多種系列產品,年生產規模從幾噸發展到數以千噸及至萬噸計。其中,浙江用納米碳酸鈣微乳化法技術生產改性納米PVC樹脂新型號,已在化學建材領域得到應用,并實現產業化,至今已經生產和銷售3500噸,現在正向萬噸級的工業化生產發展,生產技術和產業化規模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納米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為浙江省塑料加工、磁性材料、建筑材料、涂料(油漆)、紡織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據省經貿委最新調研表明,近3年來浙江省共實施以納米技術應用為重點的新材料專項255項,項目總投資40.81億元,全部完成后可新增銷售收入150.25億元,利稅48.2億元。
目前,該省從事納米電子、納米生物、納米材料應用等領域的企業有90余家,在納米技術研發方面,僅浙江大學就承擔了國家和省級研究項目20項,獲多項國家專利,在金屬、無機材料等納米材料制備技術、表征技術、碳納米管、納米涂膜和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發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浙江省納米材料開發應用協會秘書長關君介紹說,目前浙江形成產業化的納米品種已經從氧化硅、氧化鐵兩種,擴大到納米碳酸鈣、納米氧化鋁、納米有機蒙脫石和納米金剛石等多種系列產品,年生產規模從幾噸發展到數以千噸及至萬噸計。其中,浙江用納米碳酸鈣微乳化法技術生產改性納米PVC樹脂新型號,已在化學建材領域得到應用,并實現產業化,至今已經生產和銷售3500噸,現在正向萬噸級的工業化生產發展,生產技術和產業化規模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納米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為浙江省塑料加工、磁性材料、建筑材料、涂料(油漆)、紡織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據省經貿委最新調研表明,近3年來浙江省共實施以納米技術應用為重點的新材料專項255項,項目總投資40.81億元,全部完成后可新增銷售收入150.25億元,利稅48.2億元。
目前,該省從事納米電子、納米生物、納米材料應用等領域的企業有90余家,在納米技術研發方面,僅浙江大學就承擔了國家和省級研究項目20項,獲多項國家專利,在金屬、無機材料等納米材料制備技術、表征技術、碳納米管、納米涂膜和納米復合材料的研發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部分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