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6月24日,鎮海區高端新材料產業園正式開園。主要引進高端新材料產業項目,重點接納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寧波新材料初創產業園等創新平臺孵化的高端優質項目。自此,鎮海高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掛入新的加速擋;鎮海對標“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有了更廣闊的舞臺。
“到2020年,新材料產業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創新發展體系基本建成,產業集群規模達400億元,年均增長20%。到2025年,產業規模力爭達1000億元,在石墨烯、磁性材料等戰略性領域取得關鍵性突破。”鎮海區經信局主要負責人滿懷豪情地說。
一手夯實新材料產業布局先發優勢,一手創新驅動構筑發展格局,鎮海區擘畫新材料產業發展新藍圖,開啟勇立潮頭、再謀新篇的新征程。
高點站位 寬度布局 搭建產業新平臺 點燃發展強引擎
打造新材料產業新高地,鎮海有信心也有底氣。
近年來,鎮海區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產業集聚成效顯現: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為我國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和化工新材料基地,集聚了樂金甬興、恒河材料、浙鐵大風、朗盛化學等一批骨干企業,夯實產業發展堅實基礎;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新材料初創產業園成長為長三角最重要的新材料創業創新陣地,培育出柔碳電子、富理電池、中科畢普拉斯、虔東科浩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高端新材料初創型企業,不斷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2017年,鎮海區發起新材料產業三年攻堅行動。三年來,該區基本形成產業效益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企業結構明顯優化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格局。目前為止,鎮海區形成了高性能聚烯烴、熱塑性樹脂等先進高分子材料,以及石墨烯、高性能鋼鐵金屬材料、磁性材料等4個行業為主導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區域新材料企業數量已超過200家,滲透到生物醫藥、電子和通信技術、海洋工程等產業。2018年該區新材料產業產值292億元,同比增長13.2%。
依托現有的新材料資源集聚區,鎮海不斷優化空間布局,以先發優勢激發后發潛力。眼下,高端新材料產業園正式運營、石墨烯產業園已落實場地、啟迪新材料產業園如火如荼建設中……鎮海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作戰圖”日益明晰,勾勒出產業發展路徑圖。
加速打造新材料產業集聚載體的同時,加快發展創新平臺。在鎮海區,浙江省石墨烯制造業創新中心突破技術成熟度4級-6級的石墨烯產業前沿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打通石墨烯基礎研究與產業需求間缺失的關鍵創新環節;磁性材料及其應用技術制造業創新中心獲批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實現4級-6級成熟度高性能磁材/器件首次商業化;國家石油基清潔能源與高端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將重點針對綠色制造過程強化與智能化,石油基新材料的高值化制造等4個領域,系統解決行業資源、能源與環保的約束問題。中石化寧波新材料研究院創新中心板塊集聚聚烯烴工藝創新研究中心等四大內容,計劃引進全職院士,創建國家級研發平臺。
可以說,產業集聚區前進的每一步都留下了時代跫音,從小到大,再到更強的裂變擴張,生動詮釋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引領 精準賦能 集聚優質創新資源 推動成果轉化落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一直以來,鎮海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新材料產業創新主戰場,該區依托高能級平臺加快技術創新公關、強化創新成果示范應用、加速集聚優質創新創業資源,從而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2014年,中科院在浙江省設立的首個研究所——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落戶鎮海。10多年來,材料所科研成果豐碩,產業化道路越走越寬。該所在鎮海布局中國科學院大學寧波材料工程學院“雙創育才平臺”和新材料初創產業園“雙創育企平臺”,設立新材料產業基金助推雙創種子落地生根發芽。目前,該所已實現了人造金剛石、納米晶材料、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石墨烯薄膜等30余項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
聚焦區域新材料重點發展領域,鎮海區鼓勵區內企業積極鏈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圍繞企業需求開展聯合攻關,探索“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鼓勵具備研發實力的行業龍頭骨干企業,聚焦下游企業新材料應用需求,開展應用技術研發,探索“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模式”。
寧波材料所與寧波新福鈦白粉有限公司共建“鈦白粉新材料工程中心”,挑選科技特派員入駐企業,先后開展了“一種親油性鈦白粉研發”“粉末涂料專用鈦白粉研發”“高耐溫曬型鈦白粉研發”等技術攻關項目。合作5年來,企業銷售額從不足1億元提升至10億元。
通過自主創新,柔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掌握了領先國際的石墨烯薄膜卷對卷生長與轉移技術。公司已建成全球首條年產百萬平方米石墨烯薄膜卷對卷中試生產線,和諸多下游公司形成高度戰略合作關系。
2018年12月,中烏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揭牌運營,為該區再添一重量級平臺。“鎮海將我們的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我也在這里找到了新的激情。”尤里·賽門索夫是該區首位全職引進的外籍院士。其團隊研發的碳納米管增強橡膠生產技術,受到寧波泰科威橡膠科技有限公司的青睞。“這項成果能將橡膠產品的密封性和耐腐蝕性兩項指標均提高20%以上。”公司董事長鄭順奇介紹,目前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預計今年產值達到1億元,明年達到4億元。
來自國內外材料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專家、學者正不斷向鎮海這片熱土匯集,攜手叩開新材料產業科研應用的大門。“將來,鎮海區有望成為新材料產業研發和成果轉化的先導區。”鎮海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優化環境 產才融合 著力培育產業集群 推進產業鏈協調發展
全力打造有持久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是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鎮海區一邊加快新材料產業集聚,一邊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打響了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攻堅戰。
構建產業集聚發展載體,打造產業主引擎。依托寧波新材料初創產業園、啟迪新材料產業園、石墨烯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建設,孵化、培育一批創新型初創企業;依托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提升發展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化工新材料基地,積極引進化工新材料下游企業,打造先進高分子產業集聚區。
面向高質量發展,圍繞“高”“精”“深”延鏈補鏈。一邊瞄準全球產業鏈關鍵環節龍頭企業精準招商,形成從原材料到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一邊引導區域內配套企業參與應用領域材料的研發與生產,建立上下游互融共生、利益共享的協同格局。去年11月,朗盛無機顏料增資項目簽約落戶鎮海。該項目由朗盛化學(中國)有限公司增資6000萬美元,進行廢水中顏料回收、除法系統改造、廢氣處理設施等環保改造項目的建設,幫助企業擴大經營規模,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效益。
打造“產才融合”新格局,釋放轉型升級新活力。鎮海搭建大平臺打造高端資源集聚、創業創新驅動的“人才金港”。2018年,鎮海區入選市“3315”系列計劃13人,共引進9名特優人才落戶。吸引250余個人才項目申報區級海創人才計劃,新引進高層次人才155人,高端團隊34個。引進本科以上青年人才3043名。
打造與“產業鏈”耦合的“人才鏈”。一手抓“高精尖”人才引進,一手培養高技能人才,鎮海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相互銜接的引才格局。針對新材料產業相關企業技能人才需求大但本土院校專業人才供給不足的突出矛盾,鎮海區搭建平臺,組織企業赴外精準招聘,近年來從合作院校引進高校畢業生3712名。
推動高質量發展,還要有高質量服務做保障。全區上下用心開展“三服務”活動,發揮“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引領作用,對標國際標準優化營商環境,實打實幫助企業解決用地難、融資難等問題。得知中科畢普拉斯缺乏發展用地,區委人才辦火速向蛟川、駱駝和澥浦等鎮(街道)發“帖子”,對接企業發展用地情況。選擇落地蛟川街道后,蛟川街道立即成立攻堅小組,聚焦實現土地清零,助力企業項目及早落地。
主動對標“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工程,著力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持續建設創新平臺、積極培育產業增長新動力;真情當好“店小二”,全力振興產業經濟……鎮海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之路,漸行漸寬。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