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納米微粒在生物醫學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它不僅可以作為核磁共振造影增強劑用于疾病的診斷,還可以作為藥物載體用于疾病的治療。此外,具有超順磁性的磁性納米晶體已經被證明可以用于腫瘤等疾病的磁熱治療。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有諸多因素制約著磁性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采用傳統方法(如共沉淀方法)制備的磁性納米材料的質量還不能滿足它們在生物醫學領域,尤其是生物體內應用的需要。
最近,在科技部“86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化學所膠體、界面與化學熱力學院重點實驗室高明遠課題組研究人員在高質量水溶性磁性納米晶體的制備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他們借鑒了最新發展的磁性納米晶體高溫熱分解制備方法,通過選用高沸點的強極性溶劑α-吡咯烷酮作為反應傳熱介質,成功地通過一步反應制備出具有高結晶度和高磁學性能的水溶性磁性Fe3O4納米晶體(Chem. Mater., 2004, 16, 1391)。隨后,他們進一步將反應原料從昂貴的、高毒性的有機金屬鐵鹽擴展到價廉無毒的FeCl3·6H2O,不僅成功地得到了尺寸形貌可控的磁性納米晶體材料,還深入探索了以FeCl3·6H2O為單一原料制備Fe3O4納米晶體的機理(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123)。該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同時也為高質量的磁性納米晶體提供了簡便的制備方法,從而為磁性納米晶體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更廣泛的前景。除了上述已發表的論文外,部分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申報了2項中國發明專利。
最近,在科技部“86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化學所膠體、界面與化學熱力學院重點實驗室高明遠課題組研究人員在高質量水溶性磁性納米晶體的制備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他們借鑒了最新發展的磁性納米晶體高溫熱分解制備方法,通過選用高沸點的強極性溶劑α-吡咯烷酮作為反應傳熱介質,成功地通過一步反應制備出具有高結晶度和高磁學性能的水溶性磁性Fe3O4納米晶體(Chem. Mater., 2004, 16, 1391)。隨后,他們進一步將反應原料從昂貴的、高毒性的有機金屬鐵鹽擴展到價廉無毒的FeCl3·6H2O,不僅成功地得到了尺寸形貌可控的磁性納米晶體材料,還深入探索了以FeCl3·6H2O為單一原料制備Fe3O4納米晶體的機理(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123)。該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同時也為高質量的磁性納米晶體提供了簡便的制備方法,從而為磁性納米晶體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提供了更廣泛的前景。除了上述已發表的論文外,部分相關研究成果已經申報了2項中國發明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