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采暖季結束,理論上氧化鋁存下行空間。采暖季實際氧化鋁錯峰規模(366萬噸/年)大于電解鋁(90萬噸/年),且從復產的靈活性和節奏來看,氧化鋁亦明顯高于電解鋁,也即,基于供需基本面考量,氧化鋁價格存在理論下行空間,這也是3月中下旬氧化鋁價格下行的重要原因。
海德魯Alunorte減產,埋下氧化鋁漲價伏筆。海德魯旗下Alunorte氧化鋁精煉廠減產50%(設計年產能為630萬噸/年,2017年產量約600萬噸,約占除中國外全球氧化鋁產量的10%左右),受此影響,海外氧化鋁市場供給出現短缺預期,進而刺激價格持上漲,但并未明顯傳導至國內。
俄鋁事件發酵,催化氧化鋁價格大幅上揚。從俄鋁產能分布格局來看,氧化鋁環節海外產能占比最大,約為74%(電解鋁及鋁土礦環節占比分別為15%和62%),因此,市場預氧化鋁首當其沖。受此影響,海外氧化鋁價格出現暴漲,國內氧化鋁出口窗口逐步開啟,加劇國內氧化鋁短缺格局,刺激國內氧化鋁價格大幅上漲。
催化褪去,氧化鋁回歸行業基本面。俄鋁事件緩和,國內外電解鋁及氧化鋁價格均明顯回調,實際上,按照我們的供需平衡表,2018年國內氧化鋁在不考慮采暖季限產以及不可抗力情況下,處于基本平衡、微幅過剩狀態,氧化鋁價格回調,屬于回歸行業基本面,擾動因素僅影響短期價格節奏,并不改變長期向上趨勢。
后續氧化鋁價格將如何演繹?(1)成本支撐效應凸顯,在價格下行、成本上行(鋁土礦漲價)的“雙擠壓”作用下,氧化鋁環節利潤被明顯吞噬,我們認為,當前成本支撐效應已經凸顯,價格進一步下行空間有限。(2)升級版“2+26”潛在影響不可不察。《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明確提出“開展重點區域秋冬季攻堅行動。制定并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相比去年,新增汾渭平原和長三角地區兩區域,其中,汾渭平原為氧化鋁核心產區,總計涉及產能規模為2325萬噸/年,約占國內總產能的28.5%,若實行采暖季錯峰生產,則對氧化鋁供需平衡表產生的潛在影響不可不察,后續我們將持續重點關注。(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