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沉淀碳酸鈣(PCC)包括輕質碳酸鈣和納米碳酸鈣,國外技術較好的廠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歐洲等地區和國家,美國特種礦物有限公司(SMI)作為全球最大的沉淀碳酸鈣龍頭企業,其發展具有很強的指示性和方向性,能夠為我國沉淀碳酸鈣企業的發展起引導作用。
美國特礦介紹
美國特種礦物有限公司是美國礦物技術公司(MTI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銷售功能性礦物產品的大型跨國公司,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輕質碳酸鈣(PCC)和世界領先的環保技術及解決方案提供商。
從1853年特礦公司開始在美國馬薩諸塞州亞當斯開采石灰石算起,采礦和礦物生產超過150多年,納米碳酸鈣生產超過25年。目前SMI沉淀碳酸鈣年產量已超過350萬噸。
PCC行業的發展方向
碳酸鈣+造紙,衛星廠模式可雙贏
國外通常將沉淀碳酸鈣企業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稱為“衛星廠”,它建立在造紙廠旁邊,和造紙企業直接配套;二是“商用碳酸鈣廠”,主要是生產造紙用碳酸鈣以外的碳酸鈣,其產品通過正常的商業網絡賣給用戶。
SMI作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PCC供應商,其主要模式為衛星工廠。憑借優異的產品性能、強大的研發實力、高水平的專業技術服務以及雙贏的衛星廠運作模式,SMI已成為全球廣大造紙客戶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
目前,SMI在全球的18個國家有近60個造紙輕鈣衛星工廠(年產能近480萬噸,造紙輕鈣衛星廠市場占有率約68%)和一家堿回收白泥制備碳酸鈣衛星廠(年產能6萬噸)。
傳統的商業工廠主要生產干粉碳酸鈣,用于橡膠、塑料、密封膠、涂料等,而設立衛星工廠主要用于造紙工業。將工廠建在造紙廠邊上,設立衛星工廠,通過管道將成品漿料輸送到造紙廠,這種做法可以利用造紙廠的鍋爐廢氣進行碳化,不需要投資建立窯,只需要外購石灰,可以節約投資成本;省去了輕質碳酸鈣漿料的干燥工序,可以節約大量能源,降低生產成本;由于漿料沒有經過烘干,基本上沒有假性團聚,分散性非常好,比輕鈣干粉和重鈣的性能優越。
目前,國內的碳酸鈣行業已注意到國際上這一發展動向,一些大的沉淀碳酸鈣企業開始主動與造紙廠接觸,探討就近建廠、供應漿料的可行性。
2.產品向功能化方向發展
沉淀碳酸鈣用途廣泛,包括紙張、塑料、膠粘劑、密封劑、涂料、幽默、醫藥、食品強化、營養補充品、特種陶瓷、建材、農業和環境美化等。
SMI作為全球最大的PCC供應商,提供立方體、菱形、偏三面體、玫瑰花形、針形等六種不同的晶體形狀、粒徑范圍從0.06微米到12微米的30多種沉淀碳酸鈣產品,以滿足各行業的需求。
特礦Thixo-Carb® 500 特礦Calofort ®SM 特礦Calofort ®SV
①造紙。
用于造紙工業的碳酸鈣(PCC)包括:填充PCC,涂層PCC和耐酸PCC,包括偏三面體,菱形,棱柱狀。
特礦用于造紙的PCC
②粘合劑和密封劑
SMI的納米PCC粒徑范圍從0.06微米到0.15微米,控制粒子形狀,大小和粒度分布均勻。這些超細輕質碳酸鈣顆粒可作為半補強填料,用于聚氯乙烯塑溶膠,聚氨酯橡膠,硅樹脂,聚硫化物,硅烷化聚醚,主要用于汽車和建筑密封膠。
特礦用于密封膠和粘膠劑的PCC
③食品和藥物
特礦用于食品和藥物的PCC
④油墨
美國特礦用于油墨的PCC
⑤橡塑
美國特礦用于橡塑的PCC
目前,和國內相比,國外碳酸鈣企業的技術發展快,價值含量高,特別是在碳化工藝和改性劑配方與工藝上領先優勢明顯。世界范圍內,碳酸鈣產品正朝著專用功能化的方向發展。盡管國內碳酸鈣企業早已意識到這一趨勢,但是由于技術水平不高,產品功能化發展仍然處于落后地位。
總結:
SMI作為全球最大的沉淀碳酸鈣龍頭企業,其產品品種齊全,種類繁多。并且得益于衛星工廠模式,擁有全球最大的造紙用PCC市場。在國際發達國家的造紙業市場處于下坡階段,而中國市場正在上升,并且勢頭迅猛、前景廣闊的背景下,國內企業或許可以從SMI的發展中借鑒經驗,走出屬于中國碳酸鈣企業發展的新道路。
部分資料來源:國外PCC行業進展,作者劉亞雄(福建鴻豐納米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