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氨基硅烷是醫藥合成環節中的關鍵原材料,過去我國完全依賴進口。為打破壟斷,仙桃新藍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三年研究,成功攻克這種新材料的合成難題。僅去年一年,氨基硅烷就為企業創造了5000萬元產值。
這是全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新材料是發展高技術制造業的基礎,我省積極培育,新材料快速崛起。省經信委介紹,“十二五”期間,全省新材料產業保持年均17.6%的增長速度,2015年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592家,銷售收入2560億元,去年銷售收入約2900億元。
今年以來,新材料產業項目多點開花,截至7月,億元以上投資及千萬元以上技改在建項目250個,總投資計劃1317.4億元。
政策扶持,創新引領,新材料產業大步流星。如在有機硅行業,經過多年發展,我省主要產品從硅粉到中間體,再到下游特種硅烷偶聯劑,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硅烷產業鏈,并正逐步向有機產業鏈高端的硅橡膠、硅樹脂等產品延伸,部分產品已替代進口,促進了我省乃至全國硅烷交聯劑產業及下游電子信息產業和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一批重點企業發展成為行業龍頭。長飛光纖是世界第二、國內第一的光纖光纜生產企業,光纖預制棒及特種光纖在國內市場占有33%的份額;鼎龍化學發展成為辦公耗材及光電耗材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菲利華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航空航天領域唯一石英纖維供應商。
一批特色鮮明的產業園區初具規模。武漢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光電子信息材料、金屬結構材料和先進高分子材料生產和研發基地;宜昌作為全國唯一的新材料產業發展示范城市,是新型建筑材料、化工新材料和非金屬功能材料的重要聚集區;襄陽成為我省乃至全國的重要光學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產研發聚集區;黃石是特種金屬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生產基地、荊門成長為重要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鄂州是國內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剛石刀具等)生產研發聚集區。
省委、省政府正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材料產業發展迎來重大機遇。《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力爭到2020年,全省新材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0億元,50%新材料產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高端新材料產品產值占比超過60%,新材料產業成為全省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