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杉杉股份為全球鋰電材料龍頭企業,綜合產銷量全球第一,其中正極材料國內第一,負極材料國內第二(人造石墨國內第一),電解液行業領先, 受益于產品結構升級和鈷漲價,業績亮眼。 目前公司正極材料總產能達 3.3 萬噸, 2016 年出貨量約為 1.8 萬噸, 是國內規模最大正極材料生產商,主營鈷酸鋰、三元、錳酸鋰等多種正極材料,市場占有率在 20%左右,客戶基本覆蓋國內主流電芯廠,并拓展海外客戶。公司規模效應明顯,且產品結構不斷優化, 2016 年公司正極材料毛利率 21%,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2017 年上半年受益于鈷漲價, 并且高端客戶占比逐步提升,公司鈷酸鋰及三元材料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負極材料方面公司總產能達到 5 萬噸,除打造全球最大石墨基地外,公司已經具備硅碳負極的小批量產能力。電解液業務 2016 年扭虧為盈,目前產能為1.5萬噸,未來2000噸六氟磷酸鋰和2萬噸電解液一體化項目的逐步投產將顯著提高電解液業務毛利率。
Tesla 銷量開始逐步爆發,海外汽車巨頭紛紛發布電動化戰略,新款車型集中于 2018-2019 年上市,全球電動化浪潮開啟, 電動乘用車市場開始進入高速成長期,國內鋰電材料廠商將受益于全球化采購。 我們預計2020年全球電動車市場銷量有望達到 450萬輛以上,電動乘用車市場達到 400萬輛以上,2016-2020年的年均復合增速 50%,滲透率提升到5%,2020年以后電動車相對燃油車的比價優勢出來,2025年前都將保持高增長。隨著海外電動車高速增長及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爆發, 預計 2020年全球動力鋰電需求將超過 190GWh(2016年全球為 42gwh),對應正極材料需求 30 萬噸(2016年為約8萬噸),負極材料16萬噸(2016年為4萬噸),電解液17萬噸( 2016 年為4.5萬噸)。當前電池材料全球化供應和本地化配套逐步加強,國內鋰電材料企業迎來歷史性機遇。
國家支持新能源車發展態度明確, 積分制預計四季度將正式推出, 同時客車和專用車銷量逐步會回暖,三季度高增長可期。預計 2017 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保持緩速增長,全年銷量有望達到 70 萬輛; 2018 年新車型集中上市,政策、行業環境更加穩定, 且 2019 年補貼退坡帶來搶裝效應,因此 2018 年為大概率為大年。往后看,積分制有望2018年正式實施,2020年需要150-170萬輛乘用車可滿足積分制要求,另外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電動車成本也將下降,預計到2020汽車銷量200萬輛以上,對應動力鋰電需求約90gwh(2016年國內為30gwh)。
2016 年下半年起,由于供需失衡,國內外鈷價均大幅上漲,目前產業鏈庫存水平較低,短期依然看漲。目前國內鈷價格已上漲至 40 萬元/噸以上,預計接下來兩年時間內仍將持續走高。鈷供應方面,由于剛果金爆發國內沖突和整頓國內鈷礦生產,鈷產量下降,國際上其他各大鈷供應商近期也沒有大規模擴產計劃,預計 2017 年全球鈷供應量將基本維持 16 年 10萬噸左右的水平;另外,國內廠商看好鈷的前景引發鈷庫存增加,國內市場鈷供應越發緊張。需求來看,隨著動力電池對三元材料的青睞,預計 2017 年全球動力及消費類電池新增 6700 噸鈷需求,因此供給偏緊將延續,鈷價格依然看漲。
服裝和投資業務赴H股上市,公司聚焦主業新能源。公司近年調整傳統服裝業務,將杉杉品牌公司打造成公司經營品牌服裝業務的唯一經營平臺,盈利能力穩定,現擬以 H 股方式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投資業務包括金融股權投資、類金融業務及以上海創暉為平臺開展的 PE 基金業務, 2017年5月23日控股子公司富銀融資股份公開發行H股股票及上市申請并獲香港聯交所批準,公司投資業務將進一步擴大。公司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科學布局,逐步將重點聚焦到新能源業務。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2017-2019年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7.32 億元、9.04 億元、11.23 億元,增速121.6%/23.5%/24.2%,EPS 為0.65/0.81/1.00 元,對應PE為29x/24x/19x。考慮到公司為鋰電池材料龍頭,已形成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雙閉環,隨著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鋰電池材料需求不斷增加,再加上近期鈷價持續上漲, 我們給以目標價 24.3 元, 對應 2018 年30x, 首次覆蓋給以“ 買入” 評級。
風險提示: 國家對新能源車政策支持不及預期,新能源車銷量下降; 公司產銷不達預期; 鈷價下滑導致正極材料價格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