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從1972年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每年的6月5日確定為世界環境日。2017年6月5日是第45個世界環境日。今年中國確定的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隨著環保問題的日益突出,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并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先后修訂了《環境保護法》,出臺了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推進系統的環保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連續開展環保法實施年活動,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
去年進行的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中,共立案偵查207件,拘留310人;問責3422人,約談2176。去年底結束的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共受理群眾舉報3.3萬余件,立案處罰8500余件、罰款4.4億多元,立案偵查800余件、拘留720人,約談6307人,問責6454人。2017年開局之年政府加大環保力度,環保督查深入到全國各地的邊邊角角。
環保風暴席卷全國,對于非金屬礦、粉體加工及相關行業的企業來說,必然是在戰戰兢兢中度過的,限產、停產、整改、倒閉浪潮一波緊接一波。堪稱史上最嚴的環保行動,讓粉體相關行業倍受重壓。中游產業、下游原材料行業漲價潮一波接一波的到來。環保重壓之下,小企業更是步履維艱。當產品同質化遇上環保風暴,大企業完敗小企業,大品牌戰勝小品牌;當價格戰遇上環保風暴,小企業微薄利潤被不斷上漲的物流成本、人工成本榨取,拿什么與大規模企業相抗衡?
然而,提價只是環保重壓之下的防衛措施,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限產、停產、整改、倒閉也并不是環保重壓想要的最終結果,也不應該成為我們最為關注的點。我們真正該關注是環境,真正該思考的是為何會有一場場的環保風暴。
據了解,空氣污染每年殺死60000人。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大氣環境質量符合國家一級標準的城市不到1%!
我國水資源緊張,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的1/4。全國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圍城。據統計,采礦占用損毀土地數量巨大,累計超過300萬公頃,全國固體廢渣積存量超過480億噸,礦山廢水年產出量超過110億方,污染隱患較多。
我們的環境亟待拯救
面對眾多環保問題,綠色粉體產業鏈顯得如此重要。多年來,粉體及相關行業的發展始終戴著小、散、亂、差的帽子,市場惡性競爭激烈,環境污染加劇,資源浪費嚴重,與國家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背道而馳。
當前國家對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的要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環保重壓之下,企業更多思考不應是價格、利益,而是環境,企業對環境做出了多大的傷害?當生存環境都不再健康,企業何談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