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4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決定了會議決定,在一季度已出臺降費2000億元措施的基礎上,推出進一步的減稅措施,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后勁。
一、3800億!總理承諾的第一個減稅大禮包!
會議指出,按照《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深化稅制改革、加大減稅力度,不斷為市場主體減負增力,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會議決定,在一季度已出臺降費2000億元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多項減稅舉措,而利好粉體行業的主要有以下幾條:
1、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范圍
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上限由30萬元提高到50萬元,符合這一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減半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并按20%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2、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
自2017年1月1日到2019年12月31日,將科技型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的比例,由50%提高至75%。
3、創投企業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優惠
在京津冀、上海、廣東、安徽、四川、武漢、西安、沈陽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地區和蘇州工業園區開展試點,從今年1月1日起,對創投企業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可享受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自今年7月1日起,將享受這一優惠政策的投資主體由公司制和合伙制創投企業的法人合伙人擴大到個人投資者。政策生效前2年內發生的投資也可享受前述優惠。
4、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延長至2019年底
將2016年底到期的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延長至2019年底,包括:對物流企業自有的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減半計征城鎮土地使用稅;對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并將這一優惠政策范圍擴大到所有合法合規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等。
本次會議多行舉措,加上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今年前4個月翹尾減收,預計全年將再減輕各類市場主體稅負3800多億元。會議要求,有關方面要盡快把上述減稅措施落實到位,需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的要抓緊備案,并論證推出進一步減費措施。
二、環保重壓下,中小企業喜迎減稅橄欖枝
粉體行業多為中小型企業,而由于粉體行業的特性,企業利益與環保可謂是息息相關,適當減稅有利于在當前國內外環境錯綜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的形勢下,優化營商環境;還有利于增強中小型企業活力和創新動力,緩解企業壓力以及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促進結構升級。
1、在環保的背景下,中小型企業步履維艱
在2016年去產能、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廣大中小企業成為了去產能的對象,特別是在霧霾壓頂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被一刀切式關停。
而去年的漲價潮并非像是需求回暖所拉動,而更像是環保和去產能導致上游材料企業產能突然集中而引爆的漲價潮。這種爆發式的漲價很難傳導給終端企業,使得位于中游的眾多中小企業因資金鏈斷裂、訂單轉移等原因而出現倒閉潮。
2、減稅可優化營商環境,利好中小企業發展
中小型企業因其高耗能、高污染、勞動密集型的特點,一直被認為是去產能政策的“替死鬼”,是環保政策下的“可憐鬼”,似乎中小型企業的倒閉是實現我國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這真是中小型企業的“竇娥冤”!
中小企業對我國國民收入增長、就業和社會的穩定至關重要,同時,它還是民族企業成長的土壤。沒有它,中國的民族企業屹立于世界之林就成了海市蜃樓。轉型升級也將成為空談!因此,在漲價和環保的重壓下,李總理送來的減稅大禮包讓中小型企業在困境中得以喘息,這不僅僅是對中小型企業的雪中送碳,也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
綜述: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說:“一系列的減稅措施力度很大,特別是在國內外錯綜復雜形勢下,通過這樣精準的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負擔,對目前進一步放水養魚,擴大稅基,激活實體經濟內生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傳統類別的實體企業經營較為困難,盡管產能過剩行業的市場出清無法避免陣痛,但是如果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負擔過重,既不利于優質企業脫穎而出,還會加劇企業資金鏈風險,甚至波及金融系統,而通過給企業減負是當前實體經濟的迫切需求。環保重壓,減稅利好,粉體相關的中小型企業的明天究竟會如何,還需要我們自己去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