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距離上一輪環保風暴結束僅有半個月的時間,新一輪的環保風暴又襲來!自本月起環保部將對湖南、安徽、四川、山西、山東、天津、海南、遼寧、吉林、浙江、上海、福建等15個省進行三個月的督察!
李克強在剛結束的兩會上表示,全社會不懈努力 藍天必定會一年比一年多起來。國家對于環保政策愈加嚴格,隨著“藍天保衛戰”等部署工作相繼展開,此次環保風暴所涉及的范圍更廣、力度更大,粉體行業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缺陷,成為此次“環保風暴”的最大受害者。
一、 中小企業面臨嚴峻的形式
去年進行的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中,共立案偵查207件,拘留310人;問責3422人,約談2176。去年底結束的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共受理群眾舉報3.3萬余件,立案處罰8500余件、罰款4.4億多元,立案偵查800余件、拘留720人,約談6307人,問責6454人。由去年的形勢可以看得出來,環保整治并不是隨便說說而已。今年作為十三五重要的一年,環保之風會愈演愈烈,對于廣大中小企業來說形勢日益嚴峻。
開年以來的第一波環保風暴來襲時,迫于強大的環保打擊力度,上游的礦山開采企業,下游的涂料企業、塑料企業、鈦白粉企業、碳酸鈣企業……手續未完善的,有污染的,全關停!短短半個月時間,全國數千家工廠被關停,很多剛走上創業之路的老板,被推向死亡邊緣。
被整治的企業中絕大部分均是中小型企業,相較于大企業,中小企業更新或添置環保設施成為新的成本負擔,大型企業可以憑借銀行貸款、流動資金和規模優勢,較輕松的實現環保升級。而中小企業原本就存在著很大一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設施,由于近幾年同質化產品日益增多,中小企業之間的企業的惡性競爭,低價競爭導致盈利銳減,很難對環保設施進行升級。廣大中小型企業成為環保風暴的“直接對象”。
“環保風暴”導致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價格的上漲易造成企業惜售現象,中小企業一方面需要向客戶提價,另一方面又無法保障準時供貨,此時客戶就會尋找新的供應商。一來二去,訂單便由中小企業轉向更有供貨保障和議價能力的大型企業。大企業原材料采購具有明顯的期貨屬性,而中小企業原材料一般都是現用現買。期貨交易可以把現貨買賣的程序顛倒過來,即沒有商品也可以先賣,不需要商品也可以買。因此,當原材料大幅上漲時,大型企業所使用的原材料仍然是未漲價前的價格,成本比較優勢就出來了,中小企業的日子更難熬。
二、環保風暴下的產業升級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用這句話來形容當下粉體行業的中小環保企業生存狀況很是恰當。環保節能減排是整個大環境發展必經的路途,但是嚴厲的環保風暴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壞處。
首先,對于整個粉體行業來說,這是一次大“換血”,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產業升級。其次,對企業而言,要抓住機遇,轉變發展模式,走綠色經濟之路,這不僅是一種潮流,更是實現轉型升級的一個商機。中小企業要長期的發展壯大,就要實現環境與經濟“共贏”,通過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增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以涂料企業為例,目前涂料企業的競爭日趨白熱化,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并伴隨著激烈的價格戰。環保風暴有利于淘汰高能耗的落后生產工藝并關閉違法違規排放的中小企業,能為先進產能釋放騰出空間,使整個行業回歸到正常拼產品品質的狀態。
小結:未來“環保風暴”可能成為常態,這對那些沒有核心競爭力,特別是之前靠拼價格來“圈錢”的小廠而言,可謂是一次致命打擊。環保風暴下的中小企業面臨更多挑戰,相關行業人士要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