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武宣礦產資源豐富,碳酸鈣資源儲量達2300億噸,其中石灰巖、白云巖、大理石巖三種碳酸鈣資源儲量分別達到606億立方米、60.6億立方米和6200萬立方米。有白云石礦權7個,石灰石礦權21個。
2016年年初,該縣《政府工作報告》向全縣人民明確了縣委、縣政府的經濟發展思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打造“實力武宣”。實施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新興產業培育、“碳酸鈣+”三大行動計劃,把“碳酸鈣產業園”打造成為新型工業化示范園。
目前,該縣碳酸鈣產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益德礦業公司年產50萬噸的碳酸鈣粉料加工項目,已完成礦山生產線建設;方甲礦業公司年產160萬噸熔劑石灰石項目,已完成生產線建設及配套辦公樓、宿舍樓建設;東源礦業公司年產100萬噸高效超細含鎂碳酸鈣粉體材料項目,完成廠區白云石生產線建設進行試產;緣源礦業公司年產30萬噸精細碳酸鈣粉加工項目已簽約。
“下一步,我縣以‘分類發展戰略、綜合利用戰略、產城互動戰略’三舉措推進碳酸鈣產業發展,針對石灰石、白云石和大理石的不同工業用途、發展趨勢打造三個產業集群。”縣委書記高賢斌說。對此,該縣精心規劃黔西碳酸鈣轉型升級園區。利用縣工投公司為平臺,收儲礦山,整頓、優化礦權設置,并在礦區建立初級加工區,定型定量為園區企業提供初級產品。實現綠色開采,倒逼河西工業園區小散亂傳統粉體企業轉型升級,打造集團化企業或推動企業集團化。結合城區大藤峽工程搬遷工作,加快龍從港臨港產業園建設,打造黔西工業園特色小鎮,布局產學研基地、工投大廈和企業總部基地等。融合產業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區功能,既為將來河西打造“一河兩岸”江景商區和建設雙獅山公園、雙獅山旅游碼頭打下基礎,又為區域搬遷人口和全縣農村進城人口拓展新社區,促進全縣城鎮化率提升。
全縣以納米級輕質碳酸鈣、碳酸鈣建材為主,超微細重質碳酸鈣、重質碳酸鈣等高中低檔系列產業并存的碳酸鈣產業基地正在持續建設,有望成為新興產業的突破口。“武宣在白云石產業發展上,按照實現‘抱團發展’和資源共享的思路,避免以往同行競相壓價等無序、惡性競爭,打造產值100億元的碳酸鈣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