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國際、國家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標準化工作在提高我國非金屬礦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產品質量、提高市場占有率以及企業的品牌推廣的方面作用尤其突出。標準化工作是我國非金屬礦行業在產品的生產、技術的開發以及市場的營銷方面的重要指導。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關非金屬礦行業的標準文獻共有82項,而具體到非金屬礦產的相關標準共計約2300多條,標準的制定可以保證行業的規范化生產,也可以引領相關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同時標準也是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的橋梁和紐帶。缺乏一個標準,對整個行業來講就缺乏了方向!沒有標準,很容易使一個行業走向散、亂,最終可能會導致這個行業被淘汰!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中提到“支持企業、行業組織參與國際標準制訂,大力推動我國標準國際化”。 這無疑體現出了國家對于標準工作的重視,也體現了國家政策對企業參與制定行業標準的大力支持。
行業標準的制定來源于行業本身,得標準者得天下,這也是近年來很多企業參與制定標準的原因!率先制訂標準,率先推向市場、規范市場,一旦標準為市場所接受,企業就獲得一個絕好的保護自我發展的壁壘,也獲得了到國內、國際市場攻城掠地的強大武器。
就國內各行業市場來說,參與標準制定已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法寶。正所謂一流的企業賣標準,二流的企業賣技術,三流的企業賣產品。掌握了標準,就如同掌握了行業制高點,掌握了“行業話語權”,其所代表的不僅是可持續獲得的利潤,還意味著領先的地位和對行業內其他企業的巨大滲透力。這些都提醒我們,在市場競爭中,有形的實力往往會通過無形的標準表現出來,如果不能參與商品標準的制定,在競爭中往往會身處下風,事倍功半。
“標準的話語權體現了主導權,不參與標準化和認證認可,就意味著把決策權拱手讓給競爭對手!”ISO秘書長羅博•斯蒂爾這么說過。中國若想在國際貿易中取得足夠的話語權,那么中國標準走向國際就勢在必行!
中國標準如果要走向國際,那么就必須貫徹落實《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促進互聯互通“大合作”,推動與主要貿易國標準互認,為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提供有力支撐。同時還要主動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治理,研究建立國際合作新體系。搭建國際標準化創新平臺、協作平臺和示范平臺,推動我國企業更加廣泛、深入地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構建開放共贏的國際合作新格局。
“十三五規劃”提出,要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一帶一路”規劃中也有12處對標準化工作做出了部署,“三年滾動計劃”也有5項關于標準化的工作,這體現了國家對標準“走出去”的決心。
而中國標準一旦走向國際,對國內各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發展機遇,非金屬礦行業也不例外!在這個背景下,為了非金屬行業更好的發展,更好的走向國際市場,同時也為了更好的融合非金屬礦全產業鏈加工技術應用“產、學、研、投”間的交流與合作,由中國粉體網、微粉網主辦的“CNMMIF 2016非金屬礦達沃斯論壇”,將于2016年11月6-8日在廣州華鉅君悅酒店舉行。屆時將邀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家標準館研究館員劉春卉博士來論壇作《標準聯通一帶一路非金屬礦》的報告。劉春卉博士主要從事標準知識挖掘與管理研究,十二五和十三五均主持承擔國家重點專項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國標準走出去課題,出版著作《我國大型成套設備標準境外適用性實踐》并參與起草國際產能合作標準化規劃和我國制造業標準提升計劃。劉博士的報告無疑將對非金屬礦行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幫助!
創新共贏 ,“粉”享未來。中國粉體網、微粉網共同主辦的“CNMMIF 2016非金屬礦達沃斯論壇”歡迎您的到來!(中國粉體網編輯 杜祥/文)
報名熱線:86-10-82930964 8293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