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走進國內最大的稀土中試基地——包頭稀土研究院稀土材料中試基地,處處可見技術人員忙碌的身影。中試基地里三條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中試線即使在炎炎夏日也閑不下來。
基地副主任趙明靜告訴記者,稀土材料中試基地是稀土新材料技術成果轉化的平臺,有效提升了稀土行業的創新能力和整體科技水平。“截至目前,中試基地已建成了稀土磁性材料中試線、高分子稀土助劑中試線和稀土合金中試線三條中試線。其中,前兩條中試線已經形成工業化生產,已孵化出兩家高新技術企業。”
稀土材料中試基地只是包頭市稀土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包頭白云鄂博礦區稀土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83%以上,居世界第一。目前,包頭市稀土產業已經形成從選冶、分離、深加工、新材料到應用產品生產的稀土產業集群,稀土永磁、儲氫和拋光三大稀土功能材料和深加工應用產品發展迅猛。通過科技創新,一些領域產業技術水平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新的競爭力正在形成。
“十二五”期間,包頭市共組織實施稀土領域的科技開發項目56項,累計投入研發經費5845萬元,帶動企業投入2.6億元。重點圍繞稀土新材料、稀土高效選冶進行關鍵技術攻關,不斷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新產品,為內蒙古稀土產業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科研機構在產業發展中起到“智慧大腦”的先導作用。包頭稀土研究院稀土鎂合金新型材料研制已與上海交通大學、長春應化所建立了緊密的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并與華為、比亞迪等企業開展產品協同創新;PVC熱穩定劑與鴻達興業達成500萬元技術成果轉讓協議。
包頭稀土研究院還與中科院化學所萬立駿院士團隊合作,成功試制出新型納米級稀土拋光液,并與金杰公司合作,完成成果轉化落地;高性能納米氧化鈰中試線和電腦硬盤玻璃基片及藍寶石拋光中試線投入使用。稀土院與海爾集團簽訂了聯合開發磁致冷低溫保鮮系統合作協議,并取得重大突破。
各稀土企業你爭我趕、搶先爭位。稀寶博為公司研制生產的0.7T永磁磁共振成像儀,可媲美1.5T超導磁共振產品;稀奧科公司生產的鎳氫動力電池,批量出口美國、歐洲市場;長安永磁電機公司研制的特種永磁電機,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國防軍工、精密數控機床等領域;宏博特公司的環保型硫化鈰新型顏料,已實現產業化并出口歐美市場。
目前,包頭市稀土產業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研究中心各1戶,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工程技術中心15家,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3家,自治區級院士工作站2家,培育認定了21家高新技術企業和13家創新型(試點)企業,稀土高新區被認定為國家級“稀土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