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狂卷上億元票房的熱映電影《X戰警:天啟》中,狠角色“萬磁王”的強大磁力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而在現實生活中,則存在著一個跨界于材料和能源領域的“永磁之王”——稀土釹鐵硼永磁材料。
日前,記者走進離子型中重稀土資源儲量全國第一、在世界稀土產業界具有舉足輕重地位,被譽為“稀土王國”的江西贛州地區,采訪相關稀土企業,感受“磁王”獨特魅力,看“磁王”如何助推稀土產業邁向中高端。
稀土不“陋”:能的轉換效益更高
在位于贛州富爾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展示廳里,記者見到業內所說的“永磁之王”,一種體積很小、吸力極強、分量很輕的超級磁鐵。公司總經理喻璽告訴記者,釹鐵硼磁材可吸附本身重量640倍的物體,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知的世界上具有最強磁力和性能的永久磁鐵。
“一般磁性材料用一段時間后磁力都會削弱,釹鐵硼永磁材料則因具有高剩磁、高矯頑力和高磁能積等特性,磁力最強,穩坐磁性材料頭把交椅,被稱為‘磁王’。”贛州市工信委副主任黃麟球說。
“釹鐵硼永磁材料能夠實現電能、機械能傳遞等重要功能,與其他磁性材料相比,能的轉換效益更高。”富爾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杜君峰說。
被譽為“工業維生素”的稀土,一直以來,在石油、化工、冶金、紡織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而由稀土制成的釹鐵硼永磁材料,憑借體積小、磁力大、抗衰減,節能環保等特點,實現了電機的微型化,與人們生活消費日益密切。目前,在白色家電、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新能源汽車、磁懸浮列車、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等多個領域都能找到“磁王”的身影。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從倒車鏡的自動旋轉,坐椅的前后調整、大燈控制,到點火線圈、驅動電機、巡航控制的運行,幾十個地方都要用到‘磁王’。”杜君峰說。
稀土不土:產業升級的前沿方向
從曾經深埋地下的稀土礦,到今天廣泛應用到各種智能制造產品,“磁王”的廣泛應用,為我國稀土產業向中高端延伸指明了方向。
受宏觀形勢影響,目前稀土價格落入五年來谷底,位于產業鏈前端、從事開采、冶煉等稀土生產企業,普遍微利或虧損經營,不少廠家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不過,也有一些企業瞄準永磁材料在電機領域的應用,加強技術研發,通過開拓稀土產業的高端應用市場,實現了利潤的快速增長。
位于贛縣的誠正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是一家針對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機器人等行業做永磁電機配套的企業,他們瞅準永磁材料的高端應用市場,聘請外方技術人員,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在稀土行業整體疲弱的大環境下,企業訂單逆勢上揚,去年企業盈利3000萬元,較前年翻了近一番。
“賣毛坯只能賺毛利。”贛州稀土集團副董事長李竹興告訴記者,目前稀土行業后端加工利潤是前端開采利潤的幾十倍,下一步企業會把精力放在位于稀土產業鏈后端的永磁材料開發和應用上,攻關永磁電機,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
記者采訪發現,“磁王”在中高端領域的滲透和應用,令贛州地區的稀土產業結構悄然改變。根據贛州市提出的“主攻工業、三年翻番”的發展規劃,2015年贛州新增稀土企業達11家,均集中在永磁材料研發等稀土深加工領域,深加工企業數量由以前占稀土企業總數的五分之一上升到目前的三分之一。
稀土不稀:必須占據國際競爭的戰略要沖
隨著全球以智能制造為特點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開啟,永磁材料的技術創新與應用,無疑將成為國際角逐的重要戰略要地。專家指出,我國稀土資源雖然十分豐富,但放眼全球,在中高端應用上并不稀奇,在競爭優勢上可謂“稀土不稀”,其產業創新能力比起日本等永磁產業強國,仍有一定差距。
“受生產設備、工藝控制水平、管理水平以及工業和生產自動化程度的限制,我國釹鐵硼永磁材料終端產品在均勻性、一致性和穩定性上比日本產品差,部分高端應用只能依靠進口。”南昌大學稀土與微納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李永繡說。
如果技術革新裹足不前,還有可能遭遇替代技術的碾壓。據了解,美國科學家已合成出以鐵納米為主體的一種新型磁性材料,在磁性方面可媲美永磁材料,有望降低工業生產中對稀土資源的依賴。如果我國在永磁應用方面缺乏領先國際的技術創新,“磁王”或將面臨“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危局。
“作為全球戰略性資源,中重稀土幾乎為我國所獨有,但我們不能躺在礦山上睡大覺,必須加大稀土高端應用的技術創新力度,躋身國際先進技術強國行列,讓競爭優勢‘稀有’起來。”李永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