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十二五”期間,在863計劃的支持下,廢舊稀土及貴重金屬產品再生利用技術及示范取得了重要進展。
通過863相關項目實施與技術攻關,針對典型廢舊產品中稀土、稀貴金屬和鎢等有價元素含量較高、有價金屬成分多以及現有回收處理技術落后、二次污染嚴重等特點,開發了廢舊稀土永磁電機、稀土熒光燈、含鉑族金屬催化劑、高溫合金、含鎢資源等中的稀土及貴重金屬產品再生利用技術、產品、標準。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裝備及示范生產線。特別是針對含鉑族金屬廢催化劑資源高效回收技術瓶頸問題,研制了原料識別及制樣取樣系統技術、鉑族金屬高效富集技術和裝備、鉑族金屬銠銥釕等多元素的高效分離與提純技術、等離子富集熔煉技術、選擇性溶解富集技術,取得了創新性成果;通過相關關鍵技術及配套設備的系統集成,建立了年處理3000 噸鉑族金屬催化劑廢料,年產鉑族金屬5 噸,“三廢”達標的產業化集成示范線,提升了我國鉑族金屬資源再生利用的技術水平,為我國鉑族金屬戰略需求提供保障。針對廢舊高溫合金再生利用技術瓶頸問題,研制了廢舊高溫合金批量預處理技術及設備、廢舊高溫合金中主金屬鎳鈷與稀貴金屬分離技術、鉑族金屬的分離與提純技術、稀有金屬的分離與提純技術,產品純度均達到國標要求,在廢舊高溫合金再生技術及設備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成果;通過關鍵技術及裝設備的系統集成,形成技術及裝備集成一體化的50噸廢舊高溫合金再生技術示范線,有效提升我國廢舊高溫合金再生利用的技術水平。針對含鎢資源清潔循環利用技術瓶頸問題,開發出環境友好、沉淀富集、宏量分離的鎢廢料有價金屬高效利用新技術,自主研制委托制造的高溫氧化爐日處理量達到噸級,建設一條年處理廢鎢3000 噸的產業化示范線,三廢排放均達標,解決了環保、能耗、效率以及成本等方面的問題。
廢棄物資源化關鍵技術的發展進步與推廣應用,有利于清潔化、高值化利用廢舊稀土及貴重金屬二次資源,有助于形成規范、完善的稀土及貴重金屬產品循環利用產業鏈條,對保持我國稀土、稀貴金屬及鎢等戰略性資源優勢、經濟優勢和環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