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公開數據顯示,全球已探明稀土資源工業儲量9261萬噸,我國稀土工業儲量達6588萬噸,占全世界的71.1%,僅內蒙古包頭一地的儲量就達5738萬噸,資源優勢明顯。但作為稀土生產、消費和出口大國,中國在世界市場上卻不具有定價權,產能過剩、無序競爭、大量廉價出口這三大問題又導致國內稀土企業普遍沒有應對價格波動風險的能力。
為扭轉這一劣勢,2013年底,國內組建6家大型稀土集團,包括北方稀土、南方稀土、中鋁集團、五礦集團、廣東稀土和廈門鎢業,以加強稀土行業集中管理。
據了解,工信部每年分兩批發布稀土生產指標,第一批配額相當于全年配額的一半,而有分析人士預測,第二批生產指標中6家稀土集團的占比也應在99%左右。
“我國稀土產業曾一度誕生過眾多小企業,但這些企業在開采生產中利字當頭,私挖亂采屢禁不絕,還將礦產品以極低價倒賣至日本等地,對生態環境和國家安全均產生了惡劣的影響”,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組建后的6家稀土集團可兼顧開發和后期治理,同時還能對稀土原料進行更深化的加工,提升我國稀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