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日立金屬對美國專利商標局2月8日做出的關于其兩項稀土釹鐵硼專利“部分無效”判決表示不服,并稱提出訴訟的7家中國稀土企業歪曲判決,這兩項專利并非被判“全部無效”。對此,中國稀土永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有關人士回應稱,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判決實際上就是判其全部無效。
3月10日,日立金屬株式會社(下稱“日立金屬”)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對美國專利商標局2月8日做出的關于其兩項稀土釹鐵硼專利無效判決表示不服,將采取相應的法律手段。日立金屬還稱提出訴訟的7家中國稀土企業歪曲判決,這兩項專利并非被判“全部無效”。
由7家中國稀土企業組成的中國稀土永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下稱“聯盟”)由于未能取得日立金屬的稀土燒結釹鐵硼專利授權,產品無法出口歐美,為了打破專利封鎖,聯盟于2014年8月11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起了針對日立金屬兩項核心專利6,491,765號(下稱“765專利”)和6,537,385號(下稱“385專利”)的無效程序。
765專利和385專利的內容基本相似,主要保護燒結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工序中的重要工藝步驟——氣流磨制粉。
燒結釹鐵硼是稀土中的釹、氧化鐵與硼的合金,被稱之為“磁王”,是稀土下游應用領域之一永磁材料的一種,并且占比最大,廣泛應用于電動機、風電、磁懸浮、磁共振等,涉及音頻設備、電動工具、電機、電子電路配件、汽車配件及運動配件。
2月8日,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在對該案的雙方復審程序中對日立金屬擁有的兩項美國專利的部分權利要求以“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顯而易見”為由,判定其無效。
但日立金屬強調,美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的決定僅限于對765專利和385專利的“部分權利要求的有效性”作出判定,并且日立金屬仍留有推翻此決定之余地,這僅是臨時性判定而已。
日立金屬稱,原告中國稀土企業聯盟近日所稱的“765專利和385專利被判全部無效”是故意歪曲信息。
日立金屬還稱,即使在今后進一步的司法程序中維持了原判,對于765專利和385專利的其他權利要求的有效性亦不會帶來任何影響,并稱與直接關系到日立金屬擁有的其他600余項燒結釹鐵硼磁體專利的有效性完全無關。
針對日立金屬的上述說法,中國稀土永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有關人士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回應稱,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判決實際上就是判其全部無效。
2月29日,一位接近應訴企業的稀土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稱,經過聘請國內外頂尖的技術專家和反壟斷法專家分析,稀土聯盟發現日立金屬所謂600余件現行有效專利相比20年前,生產技術并未有革命性的創新。
他同時還稱,日立金屬通過搭售、針對性申請、訴訟恐嚇等手段,將本該屬于他人或者公有技術的內容申請為專利,并通過將專利打包捆綁等方式,導致其在原初的專利過期后,仍然獲得專利保護。這一方面違反了專利法的規定,另一方面也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反壟斷法》的規定。
日立金屬是一家總部位于日本東京的企業,系全球最大的生產、銷售燒結釹鐵硼企業。通過并購和自行研發,日立金屬目前擁有600多項稀土燒結釹鐵硼的專利權。
中國有200多家釹鐵硼企業,生產了幾乎占全球產量80%的釹鐵硼。日立金屬只授權了中科三環等八家中國企業具有燒結釹鐵硼的專利使用權,這八家企業的產品可以出口歐美日。(周小飏 /文)
3月10日,日立金屬株式會社(下稱“日立金屬”)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對美國專利商標局2月8日做出的關于其兩項稀土釹鐵硼專利無效判決表示不服,將采取相應的法律手段。日立金屬還稱提出訴訟的7家中國稀土企業歪曲判決,這兩項專利并非被判“全部無效”。
由7家中國稀土企業組成的中國稀土永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下稱“聯盟”)由于未能取得日立金屬的稀土燒結釹鐵硼專利授權,產品無法出口歐美,為了打破專利封鎖,聯盟于2014年8月11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起了針對日立金屬兩項核心專利6,491,765號(下稱“765專利”)和6,537,385號(下稱“385專利”)的無效程序。
765專利和385專利的內容基本相似,主要保護燒結釹鐵硼稀土永磁材料制造工序中的重要工藝步驟——氣流磨制粉。
燒結釹鐵硼是稀土中的釹、氧化鐵與硼的合金,被稱之為“磁王”,是稀土下游應用領域之一永磁材料的一種,并且占比最大,廣泛應用于電動機、風電、磁懸浮、磁共振等,涉及音頻設備、電動工具、電機、電子電路配件、汽車配件及運動配件。
2月8日,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在對該案的雙方復審程序中對日立金屬擁有的兩項美國專利的部分權利要求以“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顯而易見”為由,判定其無效。
但日立金屬強調,美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的決定僅限于對765專利和385專利的“部分權利要求的有效性”作出判定,并且日立金屬仍留有推翻此決定之余地,這僅是臨時性判定而已。
日立金屬稱,原告中國稀土企業聯盟近日所稱的“765專利和385專利被判全部無效”是故意歪曲信息。
日立金屬還稱,即使在今后進一步的司法程序中維持了原判,對于765專利和385專利的其他權利要求的有效性亦不會帶來任何影響,并稱與直接關系到日立金屬擁有的其他600余項燒結釹鐵硼磁體專利的有效性完全無關。
針對日立金屬的上述說法,中國稀土永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有關人士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回應稱,美國專利商標局的判決實際上就是判其全部無效。
2月29日,一位接近應訴企業的稀土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稱,經過聘請國內外頂尖的技術專家和反壟斷法專家分析,稀土聯盟發現日立金屬所謂600余件現行有效專利相比20年前,生產技術并未有革命性的創新。
他同時還稱,日立金屬通過搭售、針對性申請、訴訟恐嚇等手段,將本該屬于他人或者公有技術的內容申請為專利,并通過將專利打包捆綁等方式,導致其在原初的專利過期后,仍然獲得專利保護。這一方面違反了專利法的規定,另一方面也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反壟斷法》的規定。
日立金屬是一家總部位于日本東京的企業,系全球最大的生產、銷售燒結釹鐵硼企業。通過并購和自行研發,日立金屬目前擁有600多項稀土燒結釹鐵硼的專利權。
中國有200多家釹鐵硼企業,生產了幾乎占全球產量80%的釹鐵硼。日立金屬只授權了中科三環等八家中國企業具有燒結釹鐵硼的專利使用權,這八家企業的產品可以出口歐美日。(周小飏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