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記者在平南縣工業園建材園區采訪時看到,恒祥鈣業有限公司、華洋礦源材料有限公司和華燕礦源材料有限公司三家億元稅收礦產企業的建設和試產工作如火如荼,這標志著該縣打造百億元產值的納米碳酸鈣產業航母正揚帆起航。
近年來,平南縣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傳統工業產業轉型升級。平南縣恒祥鈣業有限公司審時度勢,投資2.47億元建設年產3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該項目由生產生石灰的傳統產業轉型為利用石灰石深加工生產納米碳酸鈣的低耗高效項目,建設擁有4個機械自動化立窯(250立方米/個)、32個碳化塔、20個二次碳化貯罐、20個活化罐及壓縮機、精制系統、冷凍設備、烘干設備等設備的4條國內先進生產線。去年,該項目被列入自治區級重大項目,同時獲中央投資197萬元。
恒祥鈣業公司年產3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一期投資15000萬元,設計產能為年產10萬噸納米碳酸鈣,于2012年1月開工建設,今年5月建成試產,產品現處于發酵期。據了解,一期項目試產成功后,可安排200人就業,產品年銷售預計達1.58億元,創稅1400萬元。項目二期投資25000萬元,設計產能為擴建年產2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目前相關工作正有序推進。項目總體工程竣工投產后,創稅超億元。
除恒祥鈣業公司外,平南縣還打造了另兩個億元稅收環保型礦產企業,即年產量均為40萬噸納米碳酸鈣的華洋礦源材料有限公司和華燕礦源材料有限公司。本著環保高效的原則,華燕公司進駐建材園區前,平南縣拿出5000多萬元,動員15家高耗能低效益的傳統礦材企業撤離。目前,華洋、恒祥、華燕3家企業生產納米碳酸鈣的生產線建設進展順利。圍繞這些大項目的建設,平南縣將積極引進橡膠、涂料、塑料和化學建材等碳酸鈣下游工業項目,打造百億元產值的納米碳酸鈣產業。
據了解,納米碳酸鈣作為一種填充補強材料,主要應用于PVC電線電纜、橡膠制品、膠粘劑、油墨、造紙、化工以及油漆等。過去,平南縣的礦業企業大都是直接銷售石灰石,或粗加工生產生石灰,企業生產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該縣三大納米碳酸鈣生產企業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設計、生產技術,綜合能耗均低于國家和自治區的要求,萬元產值綜合耗能僅為0.779噸標準煤,低于國家“十二五”規劃要求的0.35個百分點,低于自治區要求的11.5個百分點。
在大力發展納米碳酸鈣產業的同時,平南縣對傳統石灰廠進行改革。目前,該縣28家傳統石灰廠中,順聯鈣業、宏泰礦業、峰強石灰廠等16家企業已先后在縣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采用集自動控制技術、計量技術、傳感器技術、計算機管理技術于一體的機電一體化系統,實現了全自動操作。而部分沒有積極整改的企業已被停產整頓。
近年來,平南縣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傳統工業產業轉型升級。平南縣恒祥鈣業有限公司審時度勢,投資2.47億元建設年產3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該項目由生產生石灰的傳統產業轉型為利用石灰石深加工生產納米碳酸鈣的低耗高效項目,建設擁有4個機械自動化立窯(250立方米/個)、32個碳化塔、20個二次碳化貯罐、20個活化罐及壓縮機、精制系統、冷凍設備、烘干設備等設備的4條國內先進生產線。去年,該項目被列入自治區級重大項目,同時獲中央投資197萬元。
恒祥鈣業公司年產3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一期投資15000萬元,設計產能為年產10萬噸納米碳酸鈣,于2012年1月開工建設,今年5月建成試產,產品現處于發酵期。據了解,一期項目試產成功后,可安排200人就業,產品年銷售預計達1.58億元,創稅1400萬元。項目二期投資25000萬元,設計產能為擴建年產20萬噸納米碳酸鈣項目,目前相關工作正有序推進。項目總體工程竣工投產后,創稅超億元。
除恒祥鈣業公司外,平南縣還打造了另兩個億元稅收環保型礦產企業,即年產量均為40萬噸納米碳酸鈣的華洋礦源材料有限公司和華燕礦源材料有限公司。本著環保高效的原則,華燕公司進駐建材園區前,平南縣拿出5000多萬元,動員15家高耗能低效益的傳統礦材企業撤離。目前,華洋、恒祥、華燕3家企業生產納米碳酸鈣的生產線建設進展順利。圍繞這些大項目的建設,平南縣將積極引進橡膠、涂料、塑料和化學建材等碳酸鈣下游工業項目,打造百億元產值的納米碳酸鈣產業。
據了解,納米碳酸鈣作為一種填充補強材料,主要應用于PVC電線電纜、橡膠制品、膠粘劑、油墨、造紙、化工以及油漆等。過去,平南縣的礦業企業大都是直接銷售石灰石,或粗加工生產生石灰,企業生產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該縣三大納米碳酸鈣生產企業采用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設計、生產技術,綜合能耗均低于國家和自治區的要求,萬元產值綜合耗能僅為0.779噸標準煤,低于國家“十二五”規劃要求的0.35個百分點,低于自治區要求的11.5個百分點。
在大力發展納米碳酸鈣產業的同時,平南縣對傳統石灰廠進行改革。目前,該縣28家傳統石灰廠中,順聯鈣業、宏泰礦業、峰強石灰廠等16家企業已先后在縣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采用集自動控制技術、計量技術、傳感器技術、計算機管理技術于一體的機電一體化系統,實現了全自動操作。而部分沒有積極整改的企業已被停產整頓。